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2023年,香港保险火爆出圈,分红收益高达6%+? 信托哪里买安全保险比较好呢知乎

2023-07-28 22:33:16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2023年,香港保险火爆出圈,分红收益高达6%+?

自2023年2月6日,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开放全部出入境口岸,经历了3年艰难的“口罩”时期,大陆赴港需求直接爆发,与此同时,香港保险也火热出圈,赴港购险仿佛成为了当下的潮流。

之前不温不火的香港保险,为何现在爆火了呢?香港保险有哪些值得入手的产品?赴港购险有没有什么潜在的风险呢?今天这篇文章,三文就给大家好好理一理香港保险的那些事儿

1、分红收益可高达6%+,是真的吗?2、全面通关,香港保险凭啥“火爆出圈”?3、内地赴港购险须知潜在风险4、内地赴港购险流程最全攻略5、三文点评——个人理解

如果想要直接咨询香港保险具体产品性价比怎么样的?或者想要三文帮忙设计具体方案的,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咨询三文哦~

一、分红收益可高达6%+,是真的吗?

一听说,香港分红保险,分红收益高达6%+,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心动不已,

但心动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一丝丝担忧,这个高达6%+的分红,真的能拿到吗?能够有这么高分红的,又是哪些产品呢?那今天,三文就把这些个最热门的,宣称“分红收益高达6%+”的产品,都给整理了出来,涉及到的产品,是目前最火爆的5款香港理财险:

1)宏利环球货币保障计划 2)友邦盈御多元货币计划2 3)安盛挚汇储蓄计划 4)万通富饶传承储蓄计划3 5)保诚隽富多元货币计划

那这些产品,到底如何呢?接下来,三文就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香港理财险真实的收益,是有保底收益和分红收益两部分来组成的,我们把保底收益叫做保证收益,分红收益叫做非保证收益。通过对上述5款多元货币储蓄计划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保证收益部分:

万通富饶传承3>宏利环球>保诚隽富>友邦盈御2>安盛挚汇

非保证收益部分:

前30年:万通富饶传承3>友邦盈御2>安盛挚汇>宏利环球>保诚隽富

30年后:万通富饶传承3>友邦盈御2>保诚隽富>安盛挚汇>宏利环球

相比于内陆的增额终身寿险,高性价比的产品,固定利率3.45%-3.49%之间,保本保息,我们会发现,香港理财险,保底收益是超级低的,而预期分红收益是非常高的。

当然,香港理财险,需要注意的是,10年内,预期分红收益普遍不到2%,但第20年开始,预期分红就能超过4.5%,到100岁,预期分红最高能到7%,所以,6万美金的总投入,到100岁时,能到4000多万美金,翻了几百倍,不得不说,确实很诱人~,那么,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了

问题一:为何香港保险保底这么低,预期分红却这么高?

这就要从内陆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和香港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说起了,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另外一种是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投资。

内陆保险对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更加严格,所以,内陆保险资金大都用于固收类投资,权益类的投资比例不会超过20%,而香港保险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更加开放,所以,保险公司固收类的投资比例比较低,反之,权益类的投资比例,最高的可达70%-75%。

由于香港保险资金,用于权益类投资比例高,固收类投资比例低,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能给到用户更高的预期分红,但保证利率就会给的特别低。

问题二:这个预期分红收益,最终能拿到手的,到底有多少呢?

但,比起预期的分红收益率,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其实更加关注的是,这个预期分红,最终能拿到手的,到底是多少?

事实上,我们实际能拿到手的分红,是直接由保险公司的投资盈利能力所决定的,投资盈利能力好,给到的实际分红自然高,投资盈利能力不好,给到的实际分红自然就会低。讲到这里呢,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担忧,我怎么能确保自己能拿到不错的分红呢?

关于这点,2017年1月1日起,香港保监会开始执行著名的GN16规定,所有保险公司都需要在其网站上公布其分红产品在过去5年内的红利实现率,要求保险公司公布非保证部分的履行比率,总现金价值实现率和过往派息记录。

举个例子,假设友邦盈御2,在第20年,预期分红金额为10000美金,如果分红实现率为100%,那被保人真实拿到手的就是10000美金,如果分红实现率为90%,那实际拿到手的就是10000x90%,也就是9000美金,当然如果分红实现率高于100%,也就意味着真实到手的,会超过10000美金

那么,各大保险公司历史分红实现率,到底怎么样呢?

注意:由于分红实现率涉及到的类目较多,比如保额递增红利、复归分红、终期分红等等,这里仅展示了上述公司部分产品的部分分红实现率,如果想了解更加完成的分红实现率,可以直接去各大保险公司官网即可查看

三文整理了4大保险公司部分产品,在不同时间投保后,2023年度实际分红实现率,通过上面的统计,我们也会发现,大部分产品,2023年,年度分红实现率是在80%-110%之间,当然,也有一部分产品,真实分红实现率仅在50%附近。

历史有分红实现率低的记录的保险公司,主要是保诚,2012年-2015年买的隽升(美元期交版),分红实现率都在50%附近,2012年-2015年买的隽升(港元期交版),2023年度分红实现率也都在50%附近,2016年-2018年买的隽升(港元期交版)分红实现率在70%附近。

除此之外,2016年-2018年投保的友邦保险充裕未来2这款产品,在2023年度的复归红利实现率也是在70%附近。

综上所述,上述产品中,多数产品分红实现率都还是不错的水平,但依然部分公司的小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偏低,那利益演示中能拿到的收益,也就会大打折扣,当然,上面的分红实现率,代表的都是过去,未来,至于分红实现率具体如何,还需要看未来各大保险公司实际投资盈利能力~

二、香港保险凭啥“火爆出圈”?

上面 ,我们看了5款热门香港多元货币储蓄计划的收益性怎么样,不得不说,香港理财保险的预期分红,确实看了挺诱人的,不过,最终实际能拿到多少,还是要好好挑选一下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选的不好,那真实拿到手的收益,就不尽如人意了~

那除了收益以外,还有什么是香港保险特别火爆的原因呢?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一下,香港分红保险还有哪些附加价值:

特色一:支持多元货币保单

相比于内陆,都是人民币保单,香港保险有着多种货币保单的选择空间。

目前,市场上支持的货币选择最多的,是安盛和友邦这两家公司,均可支持9种货币选项,分别是美元、港元、人民币、英镑、澳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澳门元和欧元,澳门元只适用于在澳门,而欧元算是比较稀缺的保单货币,香港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不支持欧元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款产品,不同货币的保单,最终收益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香港理财险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货币给我们保单带来的收益差距,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货币保单。

特色二:有货币转换权益

香港保险有这更加弹性的货币规则,当下持有的货币保单,从第3个保单周年日开始,可以无限次的转化为自己选择的其他货币保单。

上述5款热门产品中,安盛挚汇和友邦盈御2,都是既支持全部转换,也支持部分转换;万通富饶传承、宏利环球和保诚隽富不支持部分转换,但支持全部转换,那保单转换的意义在哪里呢?

全部转换:

比如,我们购买的是美元保单,但后期,想要移居内地发展,那等我移居内地发展的时候,就可以把美元保单转换为人民币保单。

部分转换:

比如,我们购买了美元保单,但后期,父母要回内地退休,那我们可以把保单的一半价值,转化成人民币保单,自己剩余一半美元保单,将来,如果孩子要去英国留学,我们可以再把我们的美元保单转化为英镑保单,用于孩子英国留学期间使用。

拥有货币灵活转换的权益,对于我们来说,

一方面,对于未来会考虑到移民的,或者孩子有留学计划的人群,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功能;

另外一方面,如果自己持有的是人民币保单,害怕人民币贬值,就可以转换为美元保单,如果美元贬值,我们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升值的货币保单,尽可能规避货币贬值对我们资产的影响。

当然,货币转换都是根据转换时的汇率来换算保单价值的,而且不同货币本身保单回报率也不一样,所以,每一次转换也都会意味着保单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转换,虽然理论上,持有升值的货币保单对我们最有利,但实际上,汇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我们能否真的判断出对的方向,也是一个问题。

特色三:有终期红利锁定权利

在香港保险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各种红利,比如:复归红利、周年红利、终期红利,复归红利和周年红利,都是每年分配到保单里面的,而终期红利,正常是保单终结时,比如满期了,退保了,或者身故了的时候,才能拿到的红利。

但现在,保险公司为了让用户有机会提前享受到这笔红利,所以,有了终期红利锁定权益。

通过上面的统计,我们会发现,5款热门产品,都有终期红利锁定权益,但其中,宏利环球和保诚隽富这两款产品,锁定最高不得超过50%,友邦盈御2、安盛挚汇和万通富饶传承3,锁定无上限

这3款中,友邦盈御2还首创解锁选项,将已锁定成保证价值部分解锁,变成非保证价值以寻求更高的收益,无疑,在终期红利锁定权利中,友邦盈御2的灵活性最强。

特色四:可延长宽限期

宽限期,说白了,就是到了缴费日,投保人觉得缴费有压力,保险公司给到投保人最晚缴费的期限,目前,内陆保单宽限期都是60天,香港保险宽限期是31天。

不同的是,内陆保险,是设定了有2年的复效期,即宽限期过了之后,保单会失效,但失效日开始,2年内可以申请重新恢复保单效力,而香港保险,多了一个延长宽限期的概念。

上述5款产品中,安盛挚汇和友邦盈御2都有延长宽限期的权益,以安盛挚汇为例,如果我们有发生以下5大事项中的任意一种事项,可申请将宽限期延长至365天:

万通富饶传承3和宏利环球这两款产品,虽然没有延长宽限期的设定,但有保费假期的规定,即,选择5年交或者10年交的保单,进入到第2个保单周年日后,最多可申请2年的保费假期。

比如:每年交5万美金,交10年,我们交了2年一共10万美金,因为突发经济状况,无法继续缴费,那可以申请2年的保费假期,已经交的10万美金,继续在账户保值增值,第3年和第4年两年的保费假期期间,不需要缴纳保费,但保费假期期间,无法享受保单分红,保费及现金价值会暂时冻结。

整体来说,不管是宽限期延长,还是设有保费假期,都还是挺人性化的设计的。

特色五:支持后备受保人

我们会发现,上述5款产品,均支持后备受保人,但什么是后备受保人,这个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都是,财富的累计,离不开本金、复利和时间,一定的本金,在时间的复利下,会产生滚雪球的作用。这里,香港保险中的受保人,实际上就是内陆保险中的被保人,对于内陆保险,通常无法更改被保人(目前,有极少数产品,支持第二被保人,是一个概念的)。

而香港保险可以无限次更改受保人,把原本自己是受保人转变为子女,乃至孙儿,同时,可指定后备受保人,如果现有受保人去世的情况下,第二受保人将会成为新的受保人,而不需终止保单及保单价值将不受影响,一方面,可以让财富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到更高,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传承,避免遗产纠纷等财务税务风险

特色六:有身故赔偿支付选项

内陆保险对于身故金赔偿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如果购买保险时,指定了受益人,那身故金就直接赔付给指定的受益人,如果购买保险时,或者一直到后续都没有指定受益人,那就默认为法定,如果被保人身故,身故金就相当于被保人的遗产,走继承程序。

香港保险对于身故金的赔偿是属于可选项的。

第一种情况:如果提前指定了后备受保人,那受保人身故之后,身故赔偿金是无效的,保单的账户价值会自动继承到后备受保人,后备受保人成为新的受保人,账户价值继续保值增值。

第二种情况:投保人可以预先设定身故保障的派发方式:比如,身故后,身故金一次性给到受益人,或者,或提前设定身故后,身故金会每月分期派发,没有派发的身故金,继续在香港银行中继续增值,就类似于信托功能,让下一代有稳定的生活开支,同时,还可节省高昂的信托费用。

第三种情况:保单持有人可以预先设定,如果被保人身故,后备受保人成为新的受保人,其中60%的保单价值继续保值增值,另外40%身故保险金赔偿给现有被保人,作为即时经济支援。

不得不说,从家族财富传承的角度,这个功能,确实挺人性化。

好了,上面说了这么多香港保险的特色,那内地去香港购险,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三、内地赴港购险须知这5点

前面,我们了解了香港保险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之后,想必大家一定关心,香港保险到底有没有风险呢,接下来,三文就把我们购买香港保险,需要弄清楚的潜在风险,帮大家梳理清楚

1)法律风险

“内陆人买香港保险,不受内陆法律保护,不安全”

这应该是我们听说过的最多的说法了吧,那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香港法律

《香港法例41章保险公司条例》 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荐人寿保险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保险签署地在香港为合法保单,签署地在香港境外为非法保单。

事实上,内陆人去香港买保险,买的是香港保险公司的保险,所以,确实,不受内陆法律的保护,但是,是受香港法律的保护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销售对象是谁,如果签署地在香港境外,就属于非法保单。

所以,如果我们在内陆买香港保险,属于“地下保单”,即不受内陆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如果看中了香港保险,想买,就需要去香港本地签单,才能受香港法律保护。

2)分红收益

保险资金的运用主要在固收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上面,固收类投资比例高,保底收益就能更高,分红预期收益就会更低,而权益类投资比例高,分红预期收益就能更高,但保底收益就会更低,之所以香港分红险保底收益设置的那么低,本质上,就是香港保险资金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投资上

权益类资产配比高,那势必,投资状况好,我们就能拿到不错的收益,当然,这个中间,风险也是并存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忽略的问题是:

第一、在前20年,香港理财险预期分红总回报率实际上并不高,只有持有时间超过20年,才能有不错的收益,至于宣称的收益高达6%+,是需要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在长达60年以上的时间,都能维持在100%附近,才能真正实现的收益率。

第二、上面的收益都是预期分红收益,并不代表实际收益,如果分红实现率只有50%-70%,那我们实际到手的收益,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第三、在过去30年,实际上,除了08年金融危机以外,全球经济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对于保险资金用途更加开放的香港理财险,也能获得更加不错的收益,那至于未来,全球的经济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自行考量了~

3)购买成本

前面我们提到了,内陆购买香港保险,只有在香港本地签的保单,才属于合法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所以,如果自己并没有在香港,想要买香港保险,就需要去一趟香港,开一个香港银行的账户,把存进去的钱兑换成美元或者港币才可以。

由于需要本人去香港签约,所以,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的时间成本,另外一方面,还需要一些基础费用成本,比如往返路费、去了住酒店的费用等等。

所以,如果自己本人没有在香港,总投入低于10万美金的,去一趟香港也就不太划算了,当然,如果自己投保金额比较高,相比于国内保本保息的收益,想赌一赌香港更高的预期分红收益,是可以考虑挑选一款不错的香港理财险的。

4)理赔风险

关于理赔风险,对于理财类型的产品,只要是去香港本地购买的合法保单,都是不存在理赔风险的,但如果是保障类型的产品,操作不得当,就容易造成理赔风险。

对于广为流传的香港重疾险比内陆保险保费低30%多,而且香港保险条款还宽松,这个说法,其实还停留在6-7年前,从17年弘康首创消费型重疾险开始,内陆重疾险的性价比就是一路“狂飙”,到现在已经是严重内卷,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保障来讲,比起香港保险,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相比之下,内陆的健康险,健康告知都是履行的有限告知,有问有答,不问不答,只要问道的,如实告知了,就不会有任何纠纷,而香港的健康险,都是无限告知,不管保险公司问没问,只要自己有过的疾病,都得告知,如果一不小心没告知,就容易引发理赔纠纷。

这还不是重点,因为保单是香港的,所以,维权也需要按照香港的法律,去香港维权,多半有理赔纠纷,也是健康告知问题引起的,这就意味着,即使去香港维权,最终也大概率失败告终,所以,保障类保险,不管香港保险吹的多么天花烂坠,如果人没在香港长居的话,还是不建议买香港保险的。

四、三文点评——个人理解

最后呢,总结一下,无论是内陆保险,还是香港保险,毋庸置疑,都是各有优劣势;

从收益性来说,对于理财类型的保险,看重保本保息的收益的,不管金额大小,都建议直接内陆购买,另外,由于香港理财险长期持有预期分红才理想,短期持有还不如内陆保本保息产品,所以,本金低于10万美金,或者20年内需要动用这笔钱的,就不要考虑香港理财险了;

当然,如果觉得3.5%保本保息产品收益太低,想要追求更高收益,本金至少大于10万美金,且20年内都不会动用这笔钱的,是可以考虑香港理财险的。

那至于香港保险,到底哪款值得入手,三文分析了上述5款热门香港分红险之后,给大家做一个小结:

友邦盈御2,从保单附加属性来说,友邦盈御2表现最为突出,唯一不足在于历史分红实现率有比较低的记录;安盛挚汇,虽然保证收益和预期分红收益在5款产品中都不占有优势,但历史分红实现率属于5款产品中最稳定的一款,保单附加属性仅次于友邦盈御2,是综合性价比非常不错的一款产品;万通富饶传承3,保障收益和分红收益在5款中都表现最优,但货币转换不支持部分转换,适合单纯看重收益,对货币转换灵活性要求不高的朋友;宏利环球,收益在5款产品中处于中等水平,货币转换不支持部分转换,终期红利锁定金额有50%限制,整体无突出亮点,表现一般;保诚隽富,历史分红实现率大量产品偏低,货币转换不支持部分转换,终期红利锁定金额有50%限制,不建议入手。

不过,历史表现不能代表未来表现,过往收益也不代表未来收益,分红产品超过保底收益的部分,都是不保证的,所以,我们在挑选香港理财险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收益与风险,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本身存在的风险。

另外,如果自己有移居打算的,想通过买香港保险达到一定金额,能获取移居香港的资格,或者,自己小孩未来有出国留学的计划,想要提前给孩子储备一笔教育金,后续货币转换能够更加方便的,也可以选择香港理财险。

如果看到这里,还是不清楚选择香港理财险到底靠不靠谱,不清楚香港保险和内陆保险到底有多大差距的,或者想了解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