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为什么银行理财开始亏钱了? 投资债券会不会亏损

2023-09-03 04:03:08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为什么银行理财开始亏钱了?

鉴于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庞大、情况复杂,《资管新规》并未生硬推进,而是预留了不少空间,甚至还延长了过渡期,因此一开始老百姓并未重视。

但是,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资管新规》之后是步步惊心,打破刚性兑付、压缩通道类业务、统一监管标准等转型方向提出之后,细化的落实政策层出不穷。

《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紧密跟进

今年9月18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营销宣传活动时,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保收益,不得对非保本投资型金融产品的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给予保证性承诺。

这进一步加速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不光投资者一时难以适应,就连理财经理也痛苦万分,这意味着原来的产品销售逻辑需要重塑。

《证券日报》的记者在9月22日还专门做了采访调查,在拨通某国有银行的全国服务热线之后,记者表明“想要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客服解释“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不能承诺保本保息,根据您的需求,可以为您推荐相对而言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我查看了多家银行的半年度报告,以兴业银行为例,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保本理财已清零,类似完全清退保本理财的银行还有不少。

“四大天王”风光难再

事到如今,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定期存款和国债成为硕果仅存的带有“保本”色彩的传统银行理财,投资者看着“四大天王”却五味杂陈。

结构性存款是指嵌入金融衍生品的理财,通过与汇率、指数等金融市场标的挂钩,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取相应收益,预期年化收益率是一个区间,并非确定的数字,比如从1%-4%不等。

需要关注的是,结构性存款的运作包括两部分:一方面买入固定收益产品,另一方面则以固定收益产品的利息买入衍生品,借助杠杆效应博取收益。

此前的原油宝事件表明,在出现原油价格为负的极端情况时,交易者会面临穿仓风险,亏到本金。因此,对于挂钩标的物的选择并非看上去那样随心所欲。

有稳定回报自然会吸引前来套利的投机资金。

前期北京银保监局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这些实际上是套利,是要采取监管措施重点整治的。在经历规模爆发式增长之后,六月份有消息称,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大中型银行, 要求在9月30日前,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2/3。

对于投资者来说,结构性存款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

不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结构性存款规模一降再降,大额存单接过了衣钵。

据统计,目前各家银行一年期20万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中国银行2.175%、农业银行2.250%、建设银行2.175%、交通银行2.250%,其他银行一年期20万大额存单利率则维持在2.1%至2.25%之间。除个别银行外,两年期与三年期20万大额存单利率则基本维持在3%与4%以上。

如果希望收益高点,期限就必须够长, 若提前取出,则按存入当日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本息实时到账,损失不少收益,这与定期存款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切勿被高息揽储的“噱头”吸引,以至于买到“假存单”,这样的不幸案例屡见不鲜,大额存单的收益的确高不起来 。

如果投资周期很长,国债就成了选择之一。一般期限三年或五年,主要分为 储蓄型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其中,储蓄型国债又分为凭证式国债(纸质式国债)和电子国债,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形态(纸质VS电子)、发行日和付息方式等。

投资 储蓄型国债和买定期存款类似,按照合同约定付息拿钱就行;

记账式国债则和股票类似,可以上市交易随时买卖,最低交易是1手,1手等于10张,大约是1000元面值,价格上下波动,如果卖的时候国债价格下跌就会亏损;反之,价格上涨卖了就能赚钱,记帐式国债到期后国家会按100元/每张赎回,和债券到期兑付的原理类似,不过国家信用比普通债券信用高,更加安全,俗称金边债券。

看评级买理财有错吗?

很多朋友喜欢看评级买理财,觉得买R1级、R2级和R3级理财就可以高枕无忧,下图中的评级说明与不少老百姓的认知相符, 五种等级对应不同程度潜在风险并依次排序,然而这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套用。

况且,风险评级是由各家金融机构自己制定的,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R1级通常是大额存单之类,而老百姓最常买的是R2级和R3级理财。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报》的报道,今年6月就有346只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亏损,亏损幅度大多在5%以内,这些理财的评级基本是R2级或R3级,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固定收益证券的理财产品。

在某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宣传中,便特意标注了100%主投固收类资产,不参与股市。不少朋友看到这段话会误以为收益是固定的,并不会亏钱,其实是错误的。

产品说明中的后半句话更为重要:通过票息收益积累,根据市场变化择机进行交易。关键词是:“票息收益积累”和“择机进行交易”,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中,能够满足这两点的正是各类债券,既能生息,也能交易。

那么,投资债券会不会亏损呢?

一方面,债券的价格是波动的,但是付息是固定的,如果采取持有到期策略,那么只要这只债券不发生违约,对于客户来说,便类似于固定收益理财;

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买到的银行理财绝对不会只投资于某只债券,而是一揽子债券组合,债券组合里的债券价格有涨有跌,票息有高有低,盈利来源便是:“票息收益积累”和“择机进行交易”。

五月之后,全市场的债券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下跌, 原因在于:

春节后央行“开闸放水”,市场资金充裕,债券价格走高,投资债券的产品赚得盆满钵满。央行五月份发觉“水”放得差不多了,经济开始恢复了,自然收紧水龙头, 市场上的钱边际减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心领神会,突然暴涨。

另外,之前发行的老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新发行的债券,老债券的价格折价才会有人买,加上 五月份开始利率债供给加大,债市自然愁云密布,普遍下跌,如果是四五月份才买入这类理财,净值当然会跌破1。

现在应该怎么办?

对于持有这部分理财的朋友,可以有两个选择:

一是继续持有,等待净值修复,如果不发生诸如货币再次大放水的情形,把亏损补回去的时间会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二是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没有原来的固定收益老产品可以买,若有便分批从亏损理财中撤出,然后再买入新理财,这对于资金量大的客户更加可行,毕竟原来的老产品属于稀缺资源,往往集中在银行私行手中。

当然,更加彻底的方式是重新思考资产配置,纳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