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陆挺:央行可以买入国债吗?换个角度来谈“赤字货币化” 信托公司有风险吗多少钱可以买国债呢

2023-08-18 21:18:45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央行可以买入国债吗?―换个角度来谈“赤字货币化”

首先从赤字货币化的最基本定义来看,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比较简单地把赤字货币化这个词汇分开来看,一半是赤字,另一半是货币化,同时我们再讨论一下量化宽松(QE),还有央行买入国债这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因为几乎所有的讨论都会把它们纠缠在一起。

赤字其实在我们国家比较简单,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官方的赤字,也有一个隐性的赤字,官方的赤字过去很多年都是在2-3%左右(GDP占比),隐性的赤字,尤其是在2009年以后,这个数字要大很多了。市场上也有一些争论,国际机构也有一些估计,一般这个隐性的赤字会放到7-8%左右,高一点的甚至会放到10%左右,在有些年份,这应该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数字。

货币有不同的定义,有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还有基础货币,所以针对什么是货币,实际上也是我们这次争论中很关键的一个维度。可以这么说,我们考虑在一个信用货币时代,一个最常态的情况之下,对一般的国家而言,我们假定贸易盈余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在国际收支方面是比较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给定货币乘数不变,本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应该与名义GDP同步上升;但现实生活中两者未必百分之百同步,这里面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有时候货币乘数会变化;一个国家在国际收支比较平衡的情况下,如果GDP在上升,基础货币必然会逐渐上升,在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很多国家――哪怕是那些国家治理和央行操作都非常规范的国家――最后都会发生央行持有国债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持有国债本身也有其他的意义,一个国家的基准利率曲线的形成对利率市场化、对央行本身、对市场利率都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我引用一个例子,在2008年以前的美国,当时美联储实际上资产负债表是很小的,一万亿美金不到,但是那个时候持有的美国国债就有8000亿美金,当时流通中美元金额的95.3%相对应的是美联储手上的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就是说当商业银行要去美联储那边换现金钞票的时候,一般来讲都是以他们手上持有的美国国债去交换,所以这时央行持有国债就是正常情况之下一个国家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在正常情况之下,央行持有一些国债并不是很糟糕的赤字货币化,即使我们叫它赤字货币化,实际上这也是很中性的情况。这里我们提到的央行持有的国债当然不是从一级市场购买,而是按照法律从二级市场购买。但这个不是我们现在争论的焦点,我们都知道一级市场不让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是为了维护央行独立性。但是一个国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形,在我看来可能有三类:

第一类,最糟糕的情形,就像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政府以及最近的委内瑞拉政府所做的超发货币,这是标准的赤字货币化。

第二类情况主要发生在2008年以后,之前日本已经发生了,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央行扩大资产负债表,实行量化宽松(QE),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货币的发放明显上升,央行未必一定会去买国债,即便购买国债也未必就会造成赤字货币化。判断最后是不是真的造成赤字货币化,我认为有一些标准,这些标准也与国际学术文献主流观点一致:第一,央行是不是买了国债;第二,在这个过程中间,尤其是经济复苏之后,政府债务增长速度增长是不是高于名义GDP;第三,是否造成了较高的通胀,因为没有黄金和其他贵金属的锚之后,一般国家都使用一篮子的商品作为其货币的锚,就是所谓的通胀对标;还有一个就是看央行持有的国债是否可逆,中央政府是不是有还这个国债的意愿和能力: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有真正的执行,意愿也很重要。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把观点再向前推进一步,一方面QE未必导致赤字货币化,但是另外一方面,一个央行在实行QE的时候,即使没有购入真正的政府债务,实际上也可以间接导致赤字货币化。赤字包含显性的赤字和隐性的赤字,隐性就是假定还款可能性很低的政府和其平台的借款,货币我们都知道有狭义和广义,我们把一级市场直接购入的那种方式直接去掉,这在很多国家直接禁止。在我们国家显性赤字的广义货币化实际上是存在的,尤其是过去这几年通过债务置换14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可以说应该定义为是显性赤字的广义货币化,原先是隐性的,后来置换了,置换了就变成显性的。这个货币不是一开始央行直接印出来的,而是通过商业银行其他渠道印出来的,这个规模大概是14万亿左右。

第二块是隐性赤字的广义货币化。现在很多学术文章中讲的隐性赤字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还不了的、不打算还的、或者到期时计划借新还旧的。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大概有多少呢?不同的学术研究有不同的估算,大概是在30多万亿到60万亿之间,我估计按照我们过去这几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置换的力度,这个中间可能得有一大半未来实际上是还不了的,也就是说一大半将来就会是隐性的赤字,但是进行了广义货币化。

还有一块虽然算是隐性赤字的狭义货币化――通过央行直接印钞购买,但是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显性赤字的货币化。这就是过去这几年做的货币化棚改,货币化棚改在我看来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中国版直接的QE,即央行印钞,直接通过国开行借给地方政府,这里国开行不是商业银行,是政策性银行。毫无疑问,这里面很多资金未来我认为是还不了的,即使还了,实际上也拆东墙补西墙,未必真正地去还。过去的几年实际上央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而且执行了规模较大的总量为3.6万亿元左右的隐性赤字狭义货币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途径非常接近显性赤字的货币化,并且是通过央行直接印钞的狭义货币化。过去我国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几乎主要来自于贸易盈余上升和海外资金流入带来的外汇占款上升,但是到了2014-15年以后,基础货币投放的来源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

接下来我重点讲关于财政和央行最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第一、赤字透明化。这个问题放到今年这样的背景下来看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在今年要发特别国债、全社会之前一段时间都在争论赤字货币化的情况之下,重新关注赤字透明化这个问题非常有必要,为什么?因为一方面我们还是遮遮掩掩,不敢把赤字明显地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这次特别国债到最后是应该算到赤字里面的,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最后也是要算到广义赤字里面。我认为我们一定不能再遮遮掩掩地讨论这个问题了,赤字透明化实际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第一个意义在我看来就是要降低系统性的风险,第二个,关于如何提高地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赤字不是透明化的,我们把那些没有回报的政府支出和有回报的政府投资完全混到一块儿,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去考核的,最后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标准的软预算约束。当然政府可能会有自己的顾虑,比如担心赤字数字太大,最后不得不把很多东西变得不透明了。把没有回报的政府支出和有回报的政府投资都搁在一块儿大大增加了有效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的难度。在今年这种政府融资需求特别大的情况下,赤字透明化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第二,在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冲击背景下,政府在有些方面的纾困力度还是不够的,官方的赤字还是太小,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要提高中央赤字的比例。这几点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不仅要增加政府债的发行,更应该增加国债的发行。为什么要增加中央赤字的比例?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赤字的比例很高,尤其是考虑隐性的赤字,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央能够动用的资源相对较少,用来纾困可能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地方政府通常没有积极性去纾困,地方考虑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