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多银行出“降存”细则,固定利率转LPR后该怎么降?工行:最低调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 广发银行基金赎回如何到存款机上操作流程视频

2023-09-10 15:08:33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多银行出“降存”细则,固定利率转LPR后该怎么降?工行:最低调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董红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贷利率都在进行下调。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份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11%,较去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房贷利率高位站岗者对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也在日渐临近最高点。终于在8月31日,央行发文称9月25日起可申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板上钉钉”,进入倒计时。

9月7日,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出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细则,对相关疑问进行了解释。

截至目前,已经有多个城市对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进行了公布,银行机构纷纷进行了答疑,明确了本次调整不涉及LPR,主要是调整加点部分。不过,其中部分细节问题仍待解决。

就现有的信息,业内多方向记者分析表示,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对于银行的利好在于能够降低提前还贷的情况,保留住部分存量贷款。本轮存量利率调整并不会导致新增购房需求上升,主要可带动社会零售层面的消费提升。同时,虽然部分人的存量房贷利率拥有下调的空间,但是部分人的房贷利率和当下较低的房贷利率之间还可能存在差异。如下调后的利率仍然高于当前市场利率,还将会有人提前还贷。

近日,迫切想降低房贷压力的周全打算微信咨询交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过点开一位彭姓经理的微信图像后周全发现,该经理已经将图像更换为写有“降率具体操作还未下,等通知”的图片。“估计他的微信被问爆了。”周全有些无奈地向记者感叹道

多城公布利率下限,细节疑问仍待解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被正式敲定。8月31日,央行发文确认,自2023年9月25日起,经借款人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可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新贷款进行置换或者双方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利率调整还要求调整后的房贷利率在LPR上的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从政策要求可以看出,非首套、已经执行利率下限的借款人,均不可享受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而对于可调整的空间,9月4日,央行北京分行公开表示,本次调整不涉及LPR,主要是调整加点部分。如果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借款人的房贷利率高于公布的利率下限,可以和商业银行协商抹去多余的加点部分。

例如,目前LPR是4.2%,贷款按加80个点执行,则现在实际贷款利率为5%(4.2%+0.8%),如果贷款发放时房屋所在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为LPR+10个点,则存量贷款调整后不得低于LPR+10个点,调整后贷款利率最低为4.3%(4.2%+0.1%)。

为了进一步明确下调的空间,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房贷利率的政策下限标准。总体看来,各个城市执行的利率下限水平参差不一,并且同一个城市在不同时间段的利率下限也在作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一线城市调整的下限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不同时期调整的幅度也相对较小。

同时,近一周时间内,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公众平台对存量房贷的部分疑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答。多家银行明确,“认房不认贷”后被认定为首套房的存量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符合调整范围。

多方发声的情况下,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还是存在诸多疑点有待厘清。记者注意到,部分城市公布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标准并不含括2023年10月之前的情况,也就是LPR利率改革之前的政策下限标准。而部分城市公布的2023年10月之前房贷利率并没有设定加点值,只有在LPR基础上的上浮的比例。

其中,北京仅公布了2023年10月至今,北京地区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5个BP。央行北京分行公开表示,正研究LPR改革之前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如何调整。

同时,记者还留意到,2023年10月之后也有部分借款人选择了固定利率,固定利率并不涉及加点。对此,光大银行明确表示,固定利率客户可以向光大银行申请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后,利率类型仍为固定利率。工商银行方面也公开表示,当前执行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房贷,需由客户向银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3]第30号相关要求转换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再按上述调整规则调整贷款利率。

工商银行还提到,对于2023年10月8日(不含当日)前发放、已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3]第30号要求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转换后为LPR加点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另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有超过20个城市处于首套房贷利率取消下限的状态。武汉等城市公布的2023年10月至今执行的利率下限为“阶段性取消下限”。阶段性取消下限的下限是什么,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事实上,目前银行营业点的工作人员目前对于政策细节也不是很了解。中国银行武汉江汉二桥支行的一名楚姓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虽然中国银行有发出有关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答疑。但是,目前银行内部政策文件还尚未下发,自己对具体的操作细则也不是很清楚。

而现在的房贷利率有多低,就衬得“当时”的房贷利率有多高。2023年1月1日,周全(化名)在武汉购置的首套房产贷款获批。周全向记者介绍,当时5年期以上LPR为4.65%,周全的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浮108个基点,高达5.73%。之后,武汉的首套房贷利率持续下调,到2023年10月8日,首套房贷利率在LPR的基础上不再加点,反而减少40个基点。前后数月,LPR的加点差异已经达到148个基点。相比同一年末贷款的购房者,130万元30年期的房贷,周全每月月供多出约1500元。

近日,迫切想降低房贷压力的周全打算微信咨询交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过点开一位彭姓经理的微信图像后周全发现,该经理已经将图像更换为写有“降率具体操作还未下,等通知”的图片。“估计他的微信被问爆了。”周全有些无奈地向记者感叹道,咨询也只好作罢。

还将会有人提前还贷?

就现有的信息,业内多方对存量房贷下调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提前还贷的量预计会大大减少,尤其是2023年之前房贷利率加点较高的房贷,通过本轮下调预计会大大减低利率支出,也会明显降低其提前还贷的动机。”不过,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由于大环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以及“房住不炒”深入人心,本轮存量利率调整并不会导致新增购房需求上升,主要可带动社会零售层面的消费提升。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只是降低了有房贷的一部分人的还款负担,避免了借款人提前还款,以及减少利用其它低利率资金置换目前房贷的行为,不会形成新的房地产购买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持有相似的观点。

赵秀池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套存量房贷其实也有降低利率的需要。张波则表示,短期内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应该并不会下调,二套购房者未能置换人群可以等待一下明年相关政策。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提前还贷的情况可能并不会被杜绝。赵秀池认为,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存量房贷利率是否降到与当前利率水平一致,如果利率高于当前市场利率,还会有人提前还贷,甚至“想办法”重新得到较低利率的贷款。张波表示,如果手头资金有较多闲余,并且也不能在此次置换中降低相应利率水平,可以选择提前偿还部分贷款的方式来减轻还供压力。但不建议违规通过经营贷等“打擦边球”方式来进行曲线降低,可能会导致未来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存量房贷利率转换过程中,不少人选择了固定利率。对于固定房贷利率,赵秀池指出,这是导致部分人房贷利率在高处站岗的原因之一。建议这种情况下,银行允许当下的固定利率再行转换为基于LPR的浮动利率。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工商银行等已经就此点进行了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多家商业银行在2009年初制定了存量房贷利率优惠政策,规定原则上存量房贷客户可以获得7折利率优惠。

相比当下较为繁杂的调整模式,统一打折的房贷利率优惠经验是否值得借鉴?对此,张波表示,和2008年的背景不同,本次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房地产已经进入到新周期,2018年以来利率“因城施策”,各地利率调整力度不同,首套房认定的标准、首套房利率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次利率调整也不能进行“一刀切”。

目前,存量房贷的体量已经非常之大,所涉甚广。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6万亿元。据悉,相当大一部分存量房贷已经被打包做成了金融产品。此前,业内多方曾公开表示,存量房贷为银行的优质资产,银行自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动力不足。

“向银行机构申请”“与银行机构协商”等要求,确认了银行机构在本次利率下调中的重要地位。类似的是,今年3月底,北京宣布实施“带押过户”政策,该政策同样涉及银行主体,但是截至目前市场反馈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十分普遍。

对此,张波分析认为,“带押过户”跨行办理过程中,商业银行不愿意让自身房贷落到其他商业银行手中,不同银行间存在博弈,导致真实落地并不普遍。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不涉及银行间博弈,是贷款人和银行之间的博弈,其中银行已经站在牺牲利益的一方,贷款人没有理由放弃这部分唾手可得的利益,整体推行难度可能并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