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制度探讨:基于组合delta的期权保证金管理模式 外汇交易保证金加保险模式分析图解视频
3.未考虑市值浮盈情况下初始保证金的降低
该模式仅考虑了市值浮亏情况下的追加,当市场出现对客户有利的情况,无法降低初始保证金比例。
例如客户卖出一笔3个月执行价6.70的USDCNY看涨期权,1个月后,USDCNY即期汇率跌至6.50,该笔期权变成了虚值期权,初始保证金也无法进行调整。
因此,目前国内通用的期权保证金管理模式,使得客户支出较高的保证金额度,这种可以较好地保证交易的安全性,但也制约了期权业务的发展。
二、国际期货期权保证金制度
1.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的保证金制度较为简单,以期权费、远期保证金和期权价值等参数为基础计算期权保证金。
保证金= MAX(期权费+远期保证金-1/2期权虚值额,期权费+1/2远期保证金)
期权虚值额=ABS(期权执行价-期权ATM价格)
2.Delta模式
Delta模式在上述传统模式上,考虑了不同delta下所需保证金的不同。
保证金=期权费+delta*远期保证金
该模式下10d的期权,所需保证金将远小于50d的期权,但并未考虑波动率等因子对期权价格的影响。
3.SPAN模式
SPAN模式是一种更先进的保证金制度安排,它综合考虑了delta、期限、波动率以及组合风险对冲等各因素。
保证金=Σ各商品群的风险值-期权净收益
商品群的风险值是指先将投资组合中的头寸,依照分类标准分成各个不同的商品组合,并对每个商品组合计算的风险值。而期权的净收益是指将所持有的期权依现在市价立即平仓后的现金流量。该模式类似于国内目前的盯市制度。
三、国内外汇期权保证金制度探讨
结合目前国内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管理模式和国际期货期权保证金制度,笔者试图寻找适合国情、简单便捷的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管理模式,来解决目前模式下存在的三个缺陷,使其考虑不同delta下初始保证金的差异,考虑组合对冲情况,考虑随着时间衰退和delta波动来调整初始保证金占用。
首先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制度采用初始保证金+盯市保证金的模式是比单纯每日盯市更有利的。每日盯市缴纳或调整保证金,这样高频的动态调整对企业财务操作压力较大,并不适用于一般企业客户。
其次,基于目前国内各家行期权规模,引入一套系统如SPAN模式来计算期权保证金,可能投入产出并不合适。
最后国内外汇期权以简单的vanilla期权和期权组合为主,基础的基于B-S模型的估值计算系统可满足日常盯市需要。
由此笔者提出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采用动态初始保证金+盯市保证金的设想模式如下:
初始保证金=MAX[单一货币对期权费合计+ABS(单一货币对delta合计)*远期保证金-存续初始保证金,0]
盯市保证金=ABS[MIN (同货币对期权市值合计+70%*该货币对初始保证金,0)]
在计算盯市保证金时,对初始保证金*70%是为了降低追保频率,减少操作成本。
案例1
客户卖出一笔执行价为6.80的一年期USDCNY看涨期权,期权费1.13%,delta为-38%。银行一年期远期保证金比例为5%,追保线为亏损70%的初始保证金。
1.现有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5%*名义本金
盯市保证金= ABS[MIN (期权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2.设想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1.13%+38%*5%=3.03%
盯市保证金= ABS[MIN (期权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假设一个月后USDCNY汇率跌至6.60,客户追加卖出一笔6个月执行价为6.40的USDCNY看跌期权,期权费0.23%,delta17%。第一笔交易delta变为-25%,期权费(市值)变为0.63%。
1.现有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5%*名义本金
盯市保证金= ABS[MIN (USDCNY期权合计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2.设想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MAX(0.23%+0.63%+(25%-17%)*5%-3.03%,0)=0
盯市保证金= ABS[MIN (USDCNY期权合计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案例2
客户卖出一笔执行价是6.50的3个月USDCNY看涨期权(深度价内期权),期权费3.20%,delta为-86%。
1.现有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3%*名义本金(远期保证金根据期限不同来设置,假设3个月期限的远期保证金是3%,区别于案例1中一年期的5%)
盯市保证金= ABS[MIN (期权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2.设想模式下
初始保证金=3.2%+86%*3%=5.78%
盯市保证金= ABS[MIN (期权市值合计+70%*初始保证金,0)]
由于该期权是深度价内期权,delta较大,期权费较高,被执行的概率较大,初始保证金较好地体现了风险。
此模式的初衷是,笔者希望其能兼顾企业操作的便利性、银行系统部署的投入产出比、期权实际风险大小和尽可能盘活企业的存量保证金,希望更优的保证金模式可以促进对客外汇期权业务的发展。
作者:黄玉婷,浙商银行
原文《对客外汇期权保证金制度探讨》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3.5总第211期。
获得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