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保险 退保后资金真的无法汇回内地?关键解答来了 境外保险赔付汇进内地
也就是说,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方面的保险资金,才能直接汇入境内个人账户:
1、境内个人因在境外旅游、留学和商务活动购买的保险;
2、保险种类必须是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
不少人也会关心在香港买的重疾险,若出险、理赔款是否可以直接汇入境内个人账户?
另一香港保险代理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由于香港的重疾险多数都带有分红,所以这类出险、理赔款是否算作服务贸易类交易界定比较复杂,客户一般也不会选择直接汇入境内个人账户。
“来香港买保险的内地客户以投资储蓄类、重疾类保险居多,但按现行的外汇政策法规,这类保险的理赔、退保资金多数时被看作是金融与资本项下的交易,所以合法渠道无法直接汇入境内。”上述代理人称。
有外汇分析人士指出,在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定下,经常项目已实现可兑换,但目前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再逐步拓展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国际通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不过,即便资本项目未实现完全可兑换,但目前可兑换程度已相对较高,如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管理实现基本可兑换,对外债权债务和跨境担保项下的外汇管理基本可兑换,只不过跨境证券投资和个人跨境资本交易可兑换程度相对较低。
在香港买保险通常也会开立香港银行账户
既然支票拿回内地兑付不便,目前主流的方法是什么呢?
上述受访的香港保险经纪人或代理人均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内地居民来香港购买保险时,一般会建议在香港的银行开立账户,方便保险理赔或退保。
“内地居民在香港开立银行账户并不非常复杂,很多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也会协助客户在香港开户。开户时一般会需要内地身份证、港澳通行证等证明,此外,银行一般会要求客户往银行账户里存入一万元港币。”上述代理人称,知乎那篇帖子混淆了问题的焦点,关键不在于在香港的银行开户,而在于如何将保险公司打到客户所在的香港银行账户的港币或美元汇回境内。
北京一资深外汇分析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境外资金(不论是外币还是人民币资金)在汇入境内时,境内银行都会先进行包括反洗钱在内的一些检查,检查合格后则允许入账,否则就不允许入账。也就是说,一旦资金入账,就默认为资金合规,下一步,境内居民就可以自行决定结汇、转账等交易。
总体看,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对于个人从境外汇回境内的资金,按理需要审核资金来源的性质。外汇局上海市分局近日就表示,如果来源于境外资本项目收入,则应该先确定该境内居民个人在境外的资本项目业务是否事前经过批准或备案,如果没有经过批准或备案,则相关收入不得汇入境内。如果源于经常项目收入,则由银行根据“展业三原则”自行把握。
另有外汇从业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外汇资金汇到境内银行账户后,一般情况下,5000美元以上的资金不论是否结汇都要向境内银行提供资金来源证明。不过,这种证明多属于申报的统计要求。
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为个人办理外汇收付、结售汇及开立外汇账户等业务,对个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个人跨境收支,应当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有关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手续。
“现在将外汇资金从境外账户转入境内审核还是比较多,所以我们一般会建议客户在香港先将理赔或退保资金换汇成人民币,然后再将人民币从境外汇入境内,这样会便捷一些,或者如果金额不是很大,可以直接拿着香港的银行卡直接在内地刷卡消费。”上述保诚保险公司经纪人说。
此外,2017年开始,在香港,保诚、友邦等保险公司相继出台保单分红、理赔款等可以打到内地指定账户的措施,如保诚支持内地客户以电汇方式收取款项。
不过,电汇方式也有一定的限制和风险。保诚要求,客户必须先尝试保诚发出的支付支票,如未能在内地银行入账则可申请电汇支付的方式,每笔电汇支付上限为10万美元或等值款项。更为重要的是,客户需承担银行电汇的手续费及相关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电汇款项可能因个别银行限制而未能成功到达客户户口。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