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外汇>正文

中资企业境外发债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探析

2023-07-18 23:55:31 互联网 未知 外汇

中资企业境外发债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探析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中国货币市场 

内容提要

企业境外发行外币债券时往往只关注票面利率,忽视汇率风险。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发债主体只有科学管理外币债券产生的汇率敞口,才能真正固定融资成本。文章从中资企业境外发债现状、面临的风险、汇率风险管理方案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企业做好外币债券的汇率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中资企业境外发债业务现状

(一)业务余额再创新高

境外发债是指我国境内机构,包括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及境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币表示的,构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其中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境外发债中的外债,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2015年以来,境外发债业务蓬勃开展,截至2023年2月7日余额已突破9000亿美元,达9350亿美元,较2015年的1530亿美元增长511%。

(二)发行规模有所波动

企业境外发债受到境内监管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发行规模呈波动态势。2015年,发改委对境外发债制度进行调整,简化了境内企业境外发债的备案登记程序和外债的发行条件,境外发债年均发行量由2014年-2015年的1055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2017年的1739亿美元。2018年,在国内严控金融风险和去杠杆背景下,国内信用债违约影响外溢至境外,对境外发债企业融资产生不利影响。此外,2018年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叠加中美经济基本面分化、货币政策背离、中美利差持续收窄,境内融资利率较低,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这也降低了企业境外发债的热情,2018年境外发债规模由2017年的2282亿美元降至1792亿美元。2023年以来,在疫情冲击下,海外发债渠道受阻,发行规模萎缩,当年发行量由2023年的2284亿美元回落至2212亿美元。2023年,美联储延续2023年以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流动性充裕,发行利率持续下行,但由于国家对城投及房地产行业融资的管控,全年发行量2026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186亿美元。

(三)发债主体行业及债券期限相对集中

境外发债主体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金融和城投等板块。在9350亿美元未到期债权中,地产债存量余额2014亿美元,占比22%,城投债存量余额832亿美元,占比8.9%,金融债存量余额3513亿美元,占比37.6%。期限方面,境外发债期限集中度较高,1-5年期限境外发债余额5099亿美元,占比达到54.5%。

(四)境外发债汇率风险对冲比例偏低

境外发债业务发展迅速,但发债主体对外债的汇率风险对冲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调研,仅有约20%的发债企业选择对外债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大部分企业采取被动的管理策略,导致未到期外币债券产生了较大的汇兑损失。发债企业对冲比例低的原因:一是房地产企业、城投企业主营业务集中在境内,没有经营进出口业务的经验,缺乏汇率避险意识;二是发债主体没有制定完善的汇率对冲决策机制;三是发债主体认为借新还旧可延缓购汇,不会产生实际亏损。

二、境外发债面临的汇率风险

(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使用外币对负债进行计价和偿还时,因汇率变化造成的损益变动。在直接发行模式下,境内发债主体主营业务收入币种为人民币,外币债券回流境内后,会按入账当天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计入资产负债表,在外债存续期间外币升值时,企业由人民币计算的债务上升。外债汇率敞口会产生汇兑损益,影响财务费用,进而影响净利润。到期偿还外债时,若购汇汇率高于结汇汇率,则产生汇兑损失,最终导致整体融资成本上升。因此,若不对外债进行锁汇,交易风险可能造成企业的汇兑损失,汇率波动会导致外债总成本的不确定性。

(二)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指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时将融资货币或境外子公司报表货币转换为境内记账货币,因汇率波动可能产生的账面损失。间接发行模式下,虽外币负债计入境外发行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但由于境内母公司对境外公司进行合并报表,境内母公司报表记账币种为人民币,汇率变动时,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外币债务折算成人民币时会发生变动,若人民币贬值,外币负债折算成的人民币负债金额会增加。

(三)市场风险

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元走势、中美利差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境外发债面临市场风险。2023年12月15日,美联储12月议息会决定从2023年1月开始加快Taper步伐,点阵图显示2023年有2/3的官员认为要加息3次,首次加息时间可能会提前到3月,12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缩表”时间更接近加息时间。反观国内,在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央行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中美货币政策面临分化,中美利差将有所收窄,美元指数获得支撑,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回调压力,外币债券到期偿还时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

三、境外发债汇率风险管理方案

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海外发债主体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只有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建立科学的汇率避险机制,才能真正固定外债融资成本,实现稳健经营。

(一)汇率风险管理思路

针对境外发债单笔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