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纲领性文件发布: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将碳汇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双碳”目标顶层设计靴子落地。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提出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市场运行平稳。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意见》提出的均为目前碳市场发展阶段提高碳价合理性的有效方式。碳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减排而非交易,但碳市场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交易来实现。如何提升全国碳市场的金融化水平,发挥出碳市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应有作用,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八大重点行业陆续全部纳入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包括哪些市场行业主体?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全国碳市场起步阶段只纳入了电力的排控企业,接下来将覆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