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外汇>正文

外汇风险管理有哪几种方法 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3-03-12 04:49:08 互联网 未知 外汇

外汇风险管理有哪几种方法

(1)采用货币保值措施。
  买卖双方在交易谈判时,经协商,在交易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变化的风险。在外汇风险管理中,货币保值措施主要有黄金保值条款、硬货币保值条款和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
  (2)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应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在实行单一货币计价的情况下,付款使用软货币,收款使用硬货币。软货币就是趋于贬值或贬值压力较大的货币。硬货币就是趋于升值或币值稳定的货币。第二,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多种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互相抵消。第三,在贸易实务中,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尽可能地用本币进行支付,即出口商获得本币资金,进口商用本币支付货款。
  (3)提前或延期结汇。
  在国际收支中,企业通过预测支付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提前或延迟收付外汇款项,来达到抵补外汇风险管理的目的。
  (4)进、出口贸易相结合。
  一是对销贸易法,把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联系起来进行货物交换。二是自动抛补法,在某进出口商进行出口贸易的同时,又进行进口贸易,并尽量用同种货币计价结算,设法调整收、付汇的时间,使进口外汇头寸轧抵出口外汇的头寸,以实行外汇风险管理的自动抛补。
  (5)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工具。
  如签订远期外汇交易合同,即进出口企业在合同签订后,把用外汇计价结算的应付或应收款同银行叙做远期买进或卖出外汇货款的合同,通过锁定汇率波动来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消除外汇风险。

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框架。
(一)外汇及外汇管理
所谓外汇, 就是指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的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外汇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以及其它外币资产。根据各国货币在国际清偿中的不同特点,外汇又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
外汇管理又称为外汇管制,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持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对外汇的买卖、借贷、转让、收支、国际清偿、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实行一定限制措施的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持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限制资本外流,防止外汇投机,促进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凡有国际收支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二)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框架
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实行外汇管制。建国初期,基于我国国力较弱以及当时所处的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顺势颁布了一系列的外汇管理新法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为主,包括其它外汇管理法规、行政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相对完善的外汇管理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外汇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我国的外汇收支分为经常项目外汇和资本项目外汇,对它们分别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一)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经常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等。
我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汇回国内,并按照国家关于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的规定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者经批准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境内机构原则上不得将经常项目外汇帐户中的外汇资金转作定期存款;确需转作定期存款的,须凭法定的文件向开户行所在地的外汇局申请。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用汇,可按国家关于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的规定,持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支付。境内机构的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和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规定办理核销手续。
对于属于个人所有的外汇,可以自行持有,也可以存入银行或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局对居民个人购汇实行指导性限额及核销管理,购汇金额在规定限额以内的,居民个人可以持规定的证明材料直接到银行办理;购汇金额在限额以上的,居民个人应当持相应的证明材料向外汇局申请,然后再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到银行办理。外国驻华机构和来华人员的合法人民币收入,需要汇出境外的,可以持有关的证明材料和凭证倒外汇指定银行兑付。驻华机构和来华人员由境外汇入或者携带入境的外汇,可以自行保存,可以存入银行或者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也可以持有效凭证汇出或者携带出境。
(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资本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因资本输出和输入而产生的资产与负债的增减项目,包括直接投资、各类贷款、证券投资等。
境内机构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当调回国内,在外汇指定银行开列外汇帐户;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的,须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
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在向审批主管部门申请前,须由外汇管理机关审查其外汇资金来源。境内投资者以外汇资金向境外投资的,应向外汇管理当局缴存所投资金的5%作为汇回利润保证金;以设备作为投资的,应按资本设备投资额的2.5%缴存汇回利润保证金。
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外债一般可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对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由国家统一对外举借;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境内中资企业举借的中长期商业贷款实行余额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举借的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和短期外债累计发生额之和应当控制在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和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之内。在差额范围内,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自行举借外债,超出差额的,须经原审批部门重新核定项目总投资。外债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国家外债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法律对外债和对外担保实施监管。
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满或因其它原因无法继续经营而依法终止的,应当依法进行清理并照章纳税。清理纳税后的剩余财产属于外方投资者所有的人民币,可以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携带出境;属于中方投资者所有的外汇,应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管理
(一)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我国对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进行如下管理,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必须报经国家外汇管理机构批准,并领取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应按规定为客户开立帐户,办理有关外汇业务;应按规定缴存外汇存款准备金,遵守外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并建立呆帐准备金;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业务所需的人民币资金,应当使用自有资金。
(二)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的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应接受外汇管理机关的检查、监督,同时,应当向外汇管理机关报送外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它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
四、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管理
(一)人民币汇率管理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相互折算的比率,汇率的高低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其它有关政治经济因素所决定,同时又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单一的汇率制度。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局面。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外汇留成,将两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外汇市场管理
外汇交易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场所,在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在我国,外汇市场交易的币种和形式由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规定和调整。目前允许交易的币种有人民币对美元、港元、日元、欧元等。交易的形式包括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对银行间的外汇市场只允许进行即期交易,对银行与客户之间则允许进行远期外汇交易。
五、违反外汇管理的法律责任
违反外汇管理的各种行为,一般包括逃汇行为、套汇行为、扰乱金融行为、违反外债管理行为、违反外汇帐户管理行为、违反外汇核销管理行为以及违反外汇经营管理行为等,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对这些违反外汇管理的行为予以了定义,并规定了相应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

外汇储备指的是什么?

对于外汇,《国家外汇管理条例》的第三条是这样说的: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这规定条文咱老百姓看得不是很明白,我的理解是外汇这个东东说白了就是人家外国对咱持有人的负债,是欠咱的,一旦持有了外汇,你随时可以拿着它跟人家外国要东西。
  政府动用外汇储备为商业银行注资,也就是将上述的外汇资产划归商业银行。不过,咱好象记得中国实行的是强制性结汇,就是咱老百姓或者企业从老外手里赚到外汇或者拿到贷款,都要卖给中央银行,然后从中央银行拿到人民币,从而在境内流通使用。如果境内的机构或者个人想要使用外汇,得用人民币跟中央银行换取外汇。咱的疑问也就在这: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其实是企业或个人从外国那里得到的外汇资产数,但中央银行已经用人民币给换过去了,现在中央银行用外汇给商业银行注资,拿的是什么钱呢?
  如果说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可这资产已经是以人民币资产的形式在境内流通使用了,换句话说,中央银行注入商业银行的这450亿美圆在企业和个人从外国手里拿过来的时候,中央银行已经以官方牌价换成人民币交给企业或者个人,这450亿美圆就是有3700亿人民币在境内流通。现在再把这450亿美圆给了商业银行,虽然说不准商业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使用,但充实了银行资本金后,银行自然会用人民币资本金在境内使用,咱还是看成是相当于投放了人民币。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sxd.ltd/waihui/1678567748275482.html

外汇储备资产中的一级储备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外汇储备属于金融资产的一种形式,目前,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策略。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是:在相同的收益率下,通过把资本投向多种不同的资产的组合投资,可以减低乃至消除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从而降低投资的总风险。
资产组合决策是储备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策略,它包括以下两项内容:对到期资产的分类和对储备资产变现能力与收益率的比较。储备资产分类大体为(1)一级储备。包括现金和准备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类储备的流动性最高但收益最低,风险基本上等于零。(2)二级储备。主要是指中期债券。这类储备的收益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比一级储备资产差,风险也较其大。(3)三级储备。指各种长期投资工具。这种投资的收益率最高,但流动性最差,风险也最大。
比如,美元和美国中长期债券相比,流动性要强得多,所以,前者列入一级储备,后者只能列为二、三级储备。

外汇储备属于资产还是负债?

在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由于外币的主权属性,所以外汇储备必须通过到外汇银行进行卖出外汇买进RMB而进入国内进行流通,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是通国发行货币来获得的外汇资产,发行人民币对对应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方,外汇储备堆积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

银行外汇业务存在哪些风险以及防范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对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 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海啸,加剧了市场汇率波动,商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风险随之增大, 商业银行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必 须研究的新课题。

如何通过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

这个简单,比如说,中国下一分钟抛售了所有储备的美元,美国经济5分钟内就会崩盘,那么非美货币都会迎来大涨了

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及特点

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总体趋势
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2001年达到谷底,2002年又开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次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下滑,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也顺周期的恶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去年底结束了5年过渡期,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也大体上以500多亿到600多亿的额度进入中国市场。
(二)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
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汇管理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便利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差额的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虽然在中长期内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但在短期内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新规则生效之前出口而扩大了贸易顺差。我国持续出现双顺差原因主要有:
第一,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63.75%,该比重较2005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的贡献相应提高。1997年以来,资本项目累计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达66.63%。
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是国际收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等经济基本面情况,是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先行指标。
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了“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
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尽管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但许多潜在投资者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合资企业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于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获得外汇之后,便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用所得人民币购进国产设备和其他产品。其结果是直接投资流入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
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近300亿美元。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波及,外汇储备增势骤然放缓,年均增加额不足90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为399.23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就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底15282.49亿美元,2008年底19460.30亿美元,2009年底23991.52亿美元。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
(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
(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
(3)顺逆差互动
(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

我国外汇储备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并不是如何来让它花掉的问题,而是如何来有效管理,是如何在这种有效管理中保值与升值的问题。特别是当中国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之后,中国政府的任何动作都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2. 因此,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更是应该审时度势,这样才能使其保持在一种优势的地位。否则,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巨大损失。
3. 所以,如何分散巨大的外汇储备风险(如激励企业与居民持汇的偏好),如何来提高国际储备风险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率,如何保证巨大的外汇储备用得其所,这才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