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人民币贬值对外汇储备有何影响
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首先,通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实际数量,使得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的现象。一句话,通胀就是货币供应过量。
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4条渠道:一是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和再贷款;二是外汇占款;三是对财政贷款或透支;四是央行的直接贷款。
我国近年来连续呈现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使外汇占款逐渐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所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和通胀压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其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央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才保证的人民币不贬值。”意思是央行通过抛售外汇,回笼人民币,改善国际市场上人民币供需失衡的局面,从而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达到治理国内通胀的目的。
人民币贬值对外汇储备有何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多大,相应的外汇储备就损失多大。人民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利弊影响:
1、国际游资(国际炒家)大量外逃,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
2、因出口增加,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的积累将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开支无法弥补而倒闭破产。同时大量持有纸币形态的外汇储备,给外汇发行国通过通货膨胀逃脱债务打开了方便之门,会形成持汇国巨额的汇兑损失而导[1] 致银行破产。
扩展资料
各国政府管理和经营外汇储备,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个原则。
安全性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的币种,并密切注视这些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风险;还要投资于比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誉高的国家债券,或由国家担保的机构债券等。
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各国在安排外汇资产时,应根据本国对一定时间内外汇收支状况的预测,并考虑应付突发事件,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组合。现金和国库券流动性较强,其次是中期国库券、长期公债。
盈利性是指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抓住市场机会,进行资产投资和交易,使储备资产增值。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外汇储备
人民币贬值会造成外汇储备缩水?
人民币贬值通常会拉动出口,进而增加外汇储备。由于贬值使得“钱不值钱”,那么国际资本会大量流出,造成外汇储备的减少。并且如果过度贬值或贬值太快,会伤害整体经济,那么央行会调整市场预期,在即期市场出售美元,以防止每日即期汇率过度偏离中间价。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也意味着外汇储备未来会进一步降低。
因此,人民币贬值是否会造成外汇储备缩水,需要综合起来衡量,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是环环相扣,并非简单的贬值就会造成外汇储备增加或者缩水。
外汇储备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国家美元资产和相对于美元的外汇和黄金资产的总量,都是要用美元进行计价的。外汇存底是个总量的概念,相当于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综合的概念。
人民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利弊影响:
1. 国际游资(国际炒家)大量外逃,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
国际资本流动常常会受到汇率的重大影响。当人民币贬值成为持续性趋势,国内外的投资者就会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以保值,会使大量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引发国内的大量资本外流,产生“资本项目收支逆差”。同时,由于人民币纷纷转兑外币,使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
如果本币持续贬值的趋势不减,国际资本会持续外逃,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后,会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赤字,无法清偿到期的国际债务,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信誉将严重受损,国内政治和经济将面临严重困难。
2. 因出口增加,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
如前所述,人民币贬值会增加出口,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经常项目收支顺差”。
但是,本币贬值对出口的增加是有限度的,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如果工业化水平高,本币贬值对出口和外汇的增加就会明显,否则就不明显。
为什么减少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按照国民收入一般核算方法中的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四者之和,即:Y=C+I+G+(X-M)=C+I+G+X-M.从这个简化了的等式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因变量Y和自变量C、I、G、X同向变化,和M反向变化。
那么现在我们看你提出的问题:减少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增加外汇支出,国家在平衡国际收支中可以利用增加进口(M)等方式减少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外汇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进口增加。进口和国民收入反向变化,进口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我们再来看看减少货币供应量如何影响国民收入。上面我们分析得出Y和I同向变化。一般意义上认为货币供应量决定于央行和商行。央行直接发行基础货币或松动存款准备金,商行对存款具有货币创造能力,可以利用存款创造货币供应量,或者向央行贴现票据。无论是直接发行货币还是利用存款创造货币或者其他,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现在货币供应量减少了,也就是说可能是央行控制基础货币发行,或提高准备金率,或者是商行货币供应量减少,商行货币供应量减少意味着信贷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投资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进而投资减少。投资和国民收入同向变化,因而国民收入减少。我们还可以从利率方面分析。利率和投资呈反向关系,和货币供应量呈反向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升高,利率升高,投资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以上分析比较粗略简单,是本人自己妄加分析写出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也请高手批评。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外汇储备关系分析 求检索表达式: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因此,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我
国1994—2010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外汇储备与汇率水平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
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我国外汇储备不仅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人民币持续升值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汇储
备的增加
你可以去汇通网上的汇率查询版块进行专业知识的查看
中国采取资本管制的汇率制度的弊端,和对未来中国外汇市场的展望?
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目前我国实行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人民币上升的压力主要来自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和入世后没有像一些人所期望的一样出现贸易逆差。日本最早提出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以降低中国的出口速度。日本美国让人民币升值是想让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阻止中国的前进。中国市场没有完全开放,货币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资本市场同样没完全开放,不能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选择必须与市场的开放程度,贸易自由化程度相结合。
东南亚经济逐步恢复,我国加入WTO,各种新的状况不断出现。经济的发展推动制度的变迁,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快速发展,内地要求汇率制度向更有弹性的方向改变。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按照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开放时间一览表,可以预测,在未来的3—4年内,不管愿意与否,人民币利率和汇率都将实现市场化,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将完全由准外汇管理向宏观间接外汇管理转变,逐步实现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中国要想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就必须放弃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单一货币钉住),而转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所以,入世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无非是货币当局在实际中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实行相当一段时间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向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既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因此,中国在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同时,应该积极寻求平稳实现灵活汇率的途径,并确定中长期的目标。
目前,要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我们必须大大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的改革,加快外汇市场的培育。中国目前外汇交易主体主要是国内的商业银行,交易币种主要是美元、日元各港币。外汇交易形式主要是现货交易,人民币的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尚未开展。所以,首先应该给银行更多自主权,建立银行、企业间外汇市场,扩大外汇交易主体,允许外贸企业直接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改革目前的银行结售汇制度,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包括允许企业保留更多外汇,即提高有外贸业务的企业保留外汇的比例直至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放宽对旅游等外汇汇总数额的限制。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