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合约设计背后有什么故事?苹果现货市场概况 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合约有哪些类型
原标题:苹果期货合约设计背后有什么故事?苹果现货市场概况
去年下半年,郑商所上市了第一个鲜果期货——苹果期货,而苹果期货上市以来市场关注度一直就很好。对此,记者采访了参与苹果期货合约制度设计的行业专家,了解了苹果期货合约设计背后的故事。
为苹果现货市场“量身定做”风险管理工具
作为资深现货专家,陕西果业局副局长范海龙见证了苹果期货合约的整个设计过程。他告诉记者,郑商所第一次座谈会邀请了行业协会、现货企业及部分期货公司,会上现货企业代表普遍反映苹果价格波动剧烈、风险不断加剧及定价机制混乱等问题,认为苹果期货上市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第一次座谈会主要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众多标准中确定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苹果》(GB/T10651—2008)(下称《苹果国标》)作为制定交割标准的基础;二是从多个苹果品种中选取了产量最大的红富士作为交割标的。
苹果产业协会秘书长陈瑞剑介绍,根据协会的统计数据,果径80mm、75mm以上的红富士苹果分别占苹果总产量的50%、70%,其中符合《苹果国标》一等果的苹果占比约50%,但由于现货混级收购习惯,一等果同其他等级苹果混在一起,现货贸易时一般会在出库时按照买方需求进行分选。
陈瑞剑说,在规则论证会上,参会专家就《苹果国标》中的硬度、糖度、容许度等指标进行了反复讨论。其中硬度7kgf/cm2、可溶性固形物13%的要求已经低于栖霞、白水、万荣、灵宝等苹果主产区的地方标准,但考虑到苹果存储期间硬度容易降低,为了便于现货企业更好地参与苹果期货,最终还是将入库硬度指标调整至6.5kgf/cm2,出库硬度指标调整至6kgf/cm2。《苹果国标》中对于质量容许度的要求是5%,参会企业表示该标准与行业内超市、外贸需求基本一致,部分要求较严格的超市甚至规定质量容许度不超过3%。其他专家也建议苹果期货沿用《苹果国标》对于质量容许度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体现苹果期货的标准化分级理念。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