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农商银行理财业务何去何从、 方向何在?――专访《农商银行理财业务研究》主编梅世云 外汇理财业务现状分析报告怎么写的啊

2023-08-20 06:21:40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财产性收入作为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何看待农民的理财业务,如何做好农商银行的理财业务定位,一手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实业,一手更好地满足农民的新需求、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当前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近期,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研究报告系列丛书――《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研究报告2023: 农商银行理财业务研究》正式出版。《今日农信》于日前对该书主编之一―农商银行发展联盟顾问梅世云进行了专访,请他来谈一谈对于农商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看法。 

《今日农信》:作为主编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农商银行理财业务研究》一书的立项背景及意义。

梅世云:目前整个中国经济正在快速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均通过大型商业银行在全国城乡网点销售,大中型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速,购物平台、支付平台等导致农商银行优质客户、存款大量流失,流动性风险大大增加,规模小、成本高、人才不足、技术弱的农商银行的客户、存款竞争力弱。在此大背景下,农商银行需要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商银行有什么手段和举措?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发展农商银行特色理财业务。为什么呢?因为银行业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而理财业务和各个业务板块间都有着密切的协同合作关系,已是当下维护稳定客户关系、不断增强客户粘性的不可或缺的基本金融服务。在我们实地调研中,经常会被告知某国有银行一个优秀理财产品的发布就会导致该地区的农商银行流失大量客户。长此以往,将对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经过我们的长期、认真的调研分析,农商银行可以通过发展特色理财业务作为打开发展瓶颈的钥匙,同时也希望和农商银行的各位领导专家共同找到一条具有农商银行特色的理财业务发展道路。

当然,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宽、实践性强,我们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又有限,还有好多问题没有理清,对基层的实际情况掌握也不多,对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还不够,观点、建议肯定谬误不少,权当抛砖引玉,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日农信》:“农商银行对理财业务和新规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 过去业务发展模式和自身的能力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感到迷茫、忧虑甚至恐惧。” 这是您在本书前言中所提到的一段话。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农商银行对于理财业务有哪些认识偏差,以及自身存在哪些问题?

梅世云:我认为农商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不足。

一是创新不足。尽管农商银行近些年来创新业务取得一定发展,涌现出了一些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和个人。但是总体而言,农商银行创新意识和动力相对不足,创新效应未能得到全面、充分体现,突出表现为新的业务、新的技术探索不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前期培育不足,技术对业务、管理方面的渗透率很低。主要体现在业务单一,基本上仍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产品和业务;然后是零售产品非常缺乏,营销手段匮乏,过于依赖高利率、高成本的常规存款产品;最后新技术赋能业务与管理不够,网络金融、移动金融发展缓慢。

二是专业人才队伍不足。高管人员对理财业务了解不够深入。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仅仅经过了十余载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信贷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导致相关人才,特别是专业的高管人才极度缺乏,这对于农商银行而言,更为严重。目前,农商银行高管主要是从传统信贷业务转型而来,对于理财业务了解不够全面、深入。而理财业务相较于传统信贷业务,其独立性较强,有着不同的工作理念、发展趋势和业务风险点,因此高管人员由于对理财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将会直接制约本机构理财业务发展。专业人员培养也不足。部分机构由于重视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专业培训机制,人才成长仍靠老员工内部的“传、帮、带”,而这些老员工的专业基础也不好,难以跟上市场的最新变化情况。

三是客户基础薄弱。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是客户,集聚优质客户、提高客户质量是银行提升长远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农商银行的客户富裕人数较少,加上金融和理财知识缺乏导致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如何稳住优质客户,培育潜在客户,提高客户质量已经成为农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是投研能力相对较弱,对产品底层资产数量的多样性、理解的深刻性、掌控的有效性明显不如大行,在人力配备、全面尽调、信息收集分析、风控手段等方面的缺口巨大,加上对农村市场需求的研究不够,因此农商银行也只能创设出市场同质化的产品。加上农商银行自身偏弱的数据分析能力,而理财业务又是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理财业务需求与数据供应严重不匹配。另外专业人员多由信贷转岗而来,由信贷思维转到投资思维,理念更新不够,思维方式也转换不够,加之投资知识学习、培训不多,导致投资能力很弱。 

《今日农信》:请您介绍一下,本书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对农商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又在哪些方面获得了重要的发现与结论?

梅世云:本书有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是“合作共赢”。农商银行的特点,决定了个体单干根本不能较好地发展理财业务,这也成为共识,大家也迫切希望能够团结一致、抱团取暖、合作发展。

首先是要强化农商银行之间团结合作、共建共享理念。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农商银行要多交流、多协调、多沟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团结协作意识,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共同想办法、出主意,凝聚集体的力量。

在加强区域农商银行合作的同时,农商银行要有更宽的胸怀、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加大理财业务的开放合作,努力实现与理财专业服务机构、科技公司、跨区域同业机构、甚至本区域的同业机构的组织、业务、产品人员的全面合作,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就一定能繁荣本地理财市场,增加区域居民财产性收入,也能迅速实现农商银行的弯道超车。

本书也在农商银行之间进行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建议,比如合建“全国农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联盟”,实现抱团取暖;合建“全国农商银行理财产品代销平台”,加大主动代销的力度,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合建“理财子公司”,整合资源,推动自身提质转型;合建“全国农商银行流动性互助中心”,在市场流动性充足时为参与机构增加资金投放选择,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为参与机构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合建“培训中心”,解决农商行理财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合建“全国农商银行理财业务运营外包服务中心”,为农商银行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提供业务标准、净值计算、会计核算、系统建设、信息服务等基础运营外包服务,以及报表定制、绩效评估等其他服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解决农商银行规模小、人才少、成本高等实际困难,而且这种业务模式是全球资管普遍实行的一种模式,中国证券业协会也鼓励基金公司进行外包服务。这些建议针对性强、设计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值得尝试和进行实质性的探索,为整个农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今日农信》:随着本书的正式完稿与出版,您还有哪些感悟与展望想与农商银行业的读者分享?

梅世云:我还想谈谈农商银行理财业务未来一定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问题。总结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和优秀管理人的经验,其业务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特色化定位、专业化运作。

具体讲,特色化定位就是根据特长,确定自身的业务范围、品种等。如纽约梅隆银行是世界第七大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有八个资产管理子公司,他们称之为“精品店”。每个店遵循自身的投资方法创新和开发投资方案,都有专长的投资领域,并对投资业务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由最专业的投资经理负责专项业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理财。

专业化运作就是根据发展战略、人才优势、运作成本等实际情况,确定理财业务的主体和核心竞争力。一般都是把投资、研究、风控与合规管理工作留在银行,作为银行理财的主体业务,集中人财物等投入,从而形成银行理财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其他如托管、清算、销售、净值计算、信息披露、系统运维、产品到期事务等外包给第三方优秀机构,或者合建共享代销、产品设计、系统建设、人才培训中心。

这种业务模式的好处一是没有搞全面出击、全面发展、全产业链经营,也不一味地追求大规模、大增长,避免了“大而全”的毛病;二是业务小而专,汇聚相关领域的优秀管理人,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且专业的投资选择,深受客户欢迎;三是充分体现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原则和市场惯例,也能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这确实需要管理层能够改变惯性思维,能够确保稳定持续的资源投入,能够沉下心来,耐着性子,久久为功,方能成为一家精品理财银行、特色理财银行。确实还不具备开展理财业务的机构,可以从综合理财服务向代销或理财顾问服务转型。具有一定地方区域优势的农商银行,可通过深度开发区域零售客户,越早建立营销渠道、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越能取得先发优势、品牌优势,以获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