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有哪些稳妥的理财方式?
首先,收益最大化和稳中求进是投资理财的两个相反方向。
所以,建议题目内容描述删掉“收益最大化”的表述,和标题表达一致。
接下来,简单聊一下2023年可以稳中求进的长期稳妥理财方式。
之所以加上“长期”这俩字,是因为投资有个不可能三角,稳中求进的理财方式就是要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性",必然要对"流动性"做出一定牺牲。“长期”理财起码要封闭一年期以上,三个月、半年这种关注“流动性”的理财品种不做考虑。
字丑请别嫌这里想谈的“长期”稳妥理财方式,就是2023年国内关于个人养老的最重磅金融政策,个人养老金。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通过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两个账户开立后,就可向资金账户缴费、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年缴纳上限12000元,缴费即可享受税费优惠。可购买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具体金融产品由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将公布产品名单。当天公布入选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共计31个。
先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是否入选,下一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纳入个人养老金的四类金融产品名单。
从2023年4月以来,关于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从国务院到人社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机构紧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再往前的税延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政策也都与其一脉相承,只是税惠力度没有这次大,产品范围也仅限于保险,整体效果不太理想。在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中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要建立起来,必须要更以大力度去推进。于是,就有了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落地。
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文件下面通过5个问题讲一下为啥纳入个人养老金的金融产品“比较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长文,没耐心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黑体字和关键结论。就四类个养产品而言,储蓄和保险是风险最低的。
储蓄的优势是不仅保底,而且收益也有保证,但对标5年定存不会很高;保险有保底收益,收益率相对储蓄产品弹性更大一些;理财和基金的风险相对前两者略高,其优势在于投资收益率也可能更高,但不保底。像5年期的养老基金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可以达到80%,保险公司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绝对不可能这么高,所以,二者受到股票市场影响是不一样的。
应该说银行和以银行为母行的理财子公司,构成了个人养老金市场最大的一极,本身就掌握了全民储蓄资金,相较于保险和基金,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会更为明显;基金的优势是投研能力和高收益预期,保险在保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老龄化社会客户的护理和养老需求可以无缝对接。
四类产品都有各自的优势,个人投资者要想清楚自己的诉求是什么,更看重什么,毕竟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是自己的,要对自己负责。
问题1:为什么值得我们考虑?一个是知乎的活跃用户,可能多数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毕竟知乎人均985,年薪过百万,在个税调整之前,起征点为3500元的时候,我国的个税纳税人数为1.53亿。从2023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个人纳税人数直接下降到6512万。受疫情影响,预计缴纳个税的人数只会更少,对有资格交个税的群体,谈税收优惠才更有价值。
二是购买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相比税延养老政策国家进一步降税。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等到退休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的实际税率由7.5%降为3%。属于EET模式,本质就是一种延迟纳税机制,与2018年出台的有关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的税后递延政策的类型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时的税率再次大幅度下降。未来,可能针对低收入群体,在3%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让利的空间,即这部分人群虽然达不到当前个税缴纳标准无法享受个养税惠,未来领取投资收益可以享受减税。
问题2:买个养产品有啥好处?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有3个好处:
一是可以享受被国家严格设置较高准入门槛的头部金融机构的稳健投资收益,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能参加发售个人养老金产品,要揽瓷器活儿,需要金刚钻。而国家对参与个养产品的金融机构要求是很高的。
比如对于银行,需要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一级资本净额超过1000亿元、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规定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具有较强跨区域服务能力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而11月23日公布的首批参与保险公司,也只有30家。大家看下面的条件貌似轻描淡写,但对于达不到门槛的几十家保险机构而言,这就是很绝望。当然,未来可能会继续调整门槛和标准,参与机构也有望增加。
① 上年末净资产净资产≥50亿净资产≥资本金的75%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可豁免“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50亿元”的规定②上年末偿付能力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75%③上年末准备金覆盖率准备金覆盖率≥100% ④近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风险综合评级≥B类⑤其他条件近3年未受到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银行保险行业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实现系统连接并按相关要求进行信息登记和交互已经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二是可以通过购买个养产品降低个税缴纳额度,目前绝对额是每年12000元,但这12000元可能会直接影响个人的纳税区间,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图,对每个人而言,省这笔钱可能不同。未来,还可能会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动态提高税前抵扣额度,比如从1.2万调整成2.4万甚至更高。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不同收入的个税预扣预缴比例比如张三年度工资收入432000元,超过42万元的部分,这1.2万要按25%扣税,个税扣除12k*25%=3k元。现在买了个养产品,这1.2万元是免税的,对于张三来说,这个环节起码省了3千元的个税。如果李四工资97.2万,那超过96的部分,按45%计税,这1.2万要扣5400元,李四省的比张三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