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基金还能"无脑买就赚"?超7亿基民咋办?收好这条核心策略,两大方案任您选 基金保险板块可以买吗
2023基金还能"无脑买就赚"?超7亿基民咋办?收好这条核心策略,两大方案任您选
2023-01-11 17:00:43 来源: 券商中国 作者:余世鹏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
新年伊始,基金投资再出发!经济温和复苏的2023年,公募基金依然被寄予厚望。
只是,在历经此前赛道轮换行情后,均衡的资产配置策略在2023年初回归了,成为业内人士分析基金配置时的主流思路。与以往集中押注单一赛道的声音不同,2023年初基金经理们给出的是均衡比价策略,权益型基金依然会占优,但固收类资产(如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甚至黄金等贵金属资产也占据了一定空间。
需要做出改变的,还有基民的投资行为。分析人士特别说到,2023年买基金并非“无脑买就赚”,基民需要谋定后动,选择胜率较高的行业和基金经理,才能保证“喝酒吃肉”。这如果对普通基民有难度,可以有两个操作方案:一是建议选行业配置相对均衡、年度业绩多在市场前30%、40%分位的基金产品;二是通过FOF基金实现大类资产配置。
回归大类资产配置思维
在预判2023年基金投资前景时,华夏基金最近做过这样的分析:从统计所有偏股型基金年度收益中位数情况来看,历史上从未出现“连续两年收益率中位数均为负”的情况,即是说每当公募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负后,次年的业绩均可以回正。因此,在经历2023年的震荡后,2023年基金投资表现值得期待。
但在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看来,2023年买基金并非“无脑买就赚”。他说到,虽然2023年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完成“鲤鱼跃龙门”,这需要基民选择胜率较高的行业和基金经理,才能保证自己在2023年“喝酒吃肉”。嘉实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唐棠认为,基金投资要具备大类资产配置思维,一是关注基本面趋势,二是关注资产类别的性价比,三是关注市场流动性。
(截图及其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
雒佑和唐棠所言很有必要,在当前7亿多的基民中,有相当部分(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30岁的年轻群体)是近几年在基金赚钱效应吸引下入市的。但他们对基金的认知相对不足,多是基于互联网推荐或历史业绩排行,或者是某些营销噱头来买基金。几年下来,这种“跟风式”的投资(如雒佑所言的“无脑买”)难以赚到钱。因此对基民而言,新的一年开始之时,买基金确实需要先谋定,后再动了。
雒佑建议,由于风格、行业轮动较快,个人配置基金难度更大,“均衡”依旧是普通基民最大的可能战胜市场的法宝,建议2023年优选配置均衡风格的基金,此外可重点持有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布局疫后复苏反转的行业主题基金,这样收益弹性会更大。另外,固收类基金可聚焦到择时交易能力更强的产品上。大宗商品方面重点配置黄金,灵活配置在产品上行周期内的其他商品。
国泰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周珞晏认为,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的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基民还可通过FOF基金实现大类资产配置的“一站式服务”。
2023年会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
在2023年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方面,FOF基金经理持有怎样的预判?
前海开源基金FOF基金经理覃璇表示,2023年策略是“权益占优,债券缓行”。随着疫情防控放开,经济建设重振,美国货币转向,俄乌冲突钝化的四重利好之下,下跌了两年的权益资产在今年应有作为,比较看好权益资产在2023年的表现。
“从我们的模型来看,对2023年市场相对乐观,给出的仓位建议是偏高的。从当下看,成长类资产和价值类资产的绝对估值水平是接近的,但是结合经济复苏情况、产业发展态势、流动性、需求端等各类因素,我们认为在2023年成长类资产的增速和性价比可能相对更高。”唐棠说。
雒佑也指出,2023年A股并不悲观。2023年是国内上市企业盈利低点,2023年极有可能触底回升,但结构性行情不会改变,尽可能关注高景气、低估值、困境反转等风格领域。债券市场方面,雒佑认为波动有可能加大,由于当前通胀好转美国债利率已开始回落,但国内利率依旧在上行通道,2023年市场可能会博弈债市回暖逻辑,不过2023年债券利率向上或向下的空间都不会太大,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