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最新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0000只
见证历史!最新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0000只
2023-06-30 19:20:45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树超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
从1998年公募基金业蹒跚起步,到最新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0000只,我们再度见证了历史!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9872只,加上今年6月份新成立的135只新基金,正处于发行期的90只基金,排除6月份清盘的20只基金,目前已经面市的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经多达10077只,超过了1万只大关,又创下了公募基金历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6万亿,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整体说明了公募基金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公募基金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在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超过A股4800多只股票两倍的情况下,基金投资者“投资难、选基难”的问题也在凸显,基金投顾、公募FOF等新业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公募基金总数量突破10000只
又创下了历史性时刻
6月29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2023年5月市场数据,截至2023年5月末,公募基金总数量为9872只,总管理规模为26.26万亿元,公募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继续震荡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5月公募基金数量已经多达9872只,而今年6月份新成立的新基金数量有135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目前正处于发行期新基金有90只,排除6月份已经清盘的20只基金,目前已经面市的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经多达10077只,超过了1万只大关,又创下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公募基金的行业形象和专业价值受到越来越普遍的接受,以及近期个人养老金发展意见的逐步落实,公募基金在资管行业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是目前大资管板块下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形式,未来有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示。
刘亦千表示,早在2023年年底,我们根据历史新发基金数量的平均增速预测2023年10月或将突破万只基金大关,而现在早早在6月就已经突破了万只,可见即便是在今年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也并不影响新发基金市场,2023年上半年共新发700只左右,数量上仅次于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规模虽然创下过去三年新低,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形势仍然非常乐观。
谈及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的现象,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一方面,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历经20多年的蓬勃发展,市场容量快速增长,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无论公募基金数量还是管理规模近几年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可以看出中国投资者理财观念的持续转变。这背后离不开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的不断进步,产品线逐渐多元化,也离不开日益成熟的财富管理机构为基金公司与投资者搭建了桥梁,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正确的投资价值观,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助力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另一方面,从规模看,尽管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但相较于美国市场,仍有一定差距,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结构看,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占比较小,市场结构仍需不断优化。
从产品结构看,1万只公募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据6000多只,是绝对的“主力军”,但产品管理规模不足30%。另外,债券类基金1900多只,位居次席,规模占比不足20%;货基、公募FOF都有300多只,QDII基金200多只,公募REITs有13只,但是货基规模占比超过了40%,是规模最大的公募产品类型。
从未来发展潜力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基金、公募REITs、公募FOF等产品类型,未来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上海一位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从上述产品结构看,公募REITs目前尚处一片蓝海,如今在项目标的限于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还有广阔可挖掘空间,若是未来地产类项目也能纳入项目标的,成长空间更加不可限量。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也表示,从长期来看,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仍然是市场中的主流,其中权益基金受益于行业的发展,有着更加长期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市场有效性提升,有利于被动投资策略的发展,指数基金有望迎来进一步大发展。
另一方面,刘亦千分析,从政策面来看,《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将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而养老目标型公募FOF作为适配度极高的理财产品,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未来FOF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来看,2023年以来公募FOF规模占市场非货基金规模比例持续攀升,增速高于基金行业的增速,公募FOF正逐步成为资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产品。”刘亦千称。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认为,权益类基金、FOF基金和REITs基金可能会有较大发展。
从权益类基金来看,尽管从数量上权益类基金较多,但从规模上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比较低,截至2023年底,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占比不足30%,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规模占比仅为2.8%,而从全球范围来看,据ICI披露,2023年底权益类基金占全部基金规模的47.3%,相比较而言,国内权益类基金的发展空间广阔。
第二,公募基金数量迅速提升,产品逐渐工具化,加大了居民财富管理的配置难度。FOF产品可以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承接普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同时还可以不断挖掘市场中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发挥价值发现的功能,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FOF产品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
最后,长期来看,公募基础设施REITs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助力盘活底层资产、降低杠杆率,是国家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未来大概率将持续受到政策支持。且中国房地产和基建的规模极大,若未来将商业地产一同纳入底层资产的范围中,该市场有望发展成万亿规模。
虽然公募基金行业历史性发展成绩显著,但上述上海公募市场部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公募基金的首发成本很高,如今市场规模的增速赶不上产品数量的增速,产品同质化、小微基金等诸多问题,也可能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
基金行业生态生变
“选基难”或助推基金投顾等新业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公募基金突破1万只,超过A股4800多只股票两倍的情况下,基金投资者“投资难、选基难”等问题会更加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基金投顾业务、公募FOF等可能会快速发展,公募基金乃至公募基金经理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头部化现象和迷你基金并存,人才竞争等也都会日趋激烈。
上述上海公募市场部负责人分析,在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以上,行业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一是基金公司的规模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资金向头部基金管理人、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集中;二是买方投顾业务或将迎来发展的土壤,破解基金投资者的“选择难、投资难”等痛点;三是小微基金数量,乃至小微基金公司也可能会越来越多;最后,在基金产品数量激增,基金管理人的激烈竞争中,预计基金经理的优胜劣汰也会更为残酷。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认为,公募基金数量迅速攀升,导致了投资者“选基”困难,部分基金产品迷你化。公募基金数量和规模快速提升,个人挑选基金的难度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机构将承担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