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募基金累亏逾1.46万亿,仅3成基金赚钱
随着2023年四季报的落幕,基金产品的四季度营收情况也随之披露。至此,2023年全年的实际经营成果已全部揭晓。
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产品的基金利润共计为728.62亿元;拉长至全年,公募基金的亏损额缩至-1.46万亿元。
在产品方面,仅三成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的基金利润在2023年实现盈利;在为基民赚钱超过十亿元的产品中,货币型基金占比达94%。而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受股市震荡影响,基金利润分化严重,首尾相差超过200亿元。
亏损超1.46万亿元
一直以来,在关于基金投资的讨论中,基金收益率是最为常见的衡量指标,但随着近年来“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的讨论声渐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更加关注基金产品的实际盈利情况。
回顾2023年,A股市场整体先抑后扬,期间数次进入震荡调整状态,但四季度以来,A股和港股市场都迎来了一波反弹,医药、地产等前期低迷的行业轮番爆发。受益于行情回暖,部分基金产品的利润有所提升。
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产品的基金利润合计为728.62亿元。其中,按基金一级分类,货币市场型基金、国际(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别盈利458.72亿元、336.07亿元、320.64亿元。
与第三季度情况相比,除了货币市场型基金保持“稳定输出”外,国际(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产品较之上一季度均扭亏为盈。此外,混合型基金产品亏损幅度有所减少,单季度亏损从5770亿元降至136.54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受“下跌潮”影响,四季度盈利由正转负,亏损255.59亿元。
将时间拉长至2023年全年来看,因第一季度及第三季度亏损幅度较大,四季度的盈利杯水车薪,因此各类公募基金产品的年内利润总额仍为负数,为-1.46万亿元。其中,全年保持盈利状态的货币型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盈利,年内盈利2009.54亿元;债券型基金则以859.37亿元次之。
另一方面,亏损最多的是混合型基金,年内利润累计亏损1.12万亿元,除了二季度盈利3730.98亿元外,其余三个季度均以亏损结束;此外,股票型基金、国际(QDII)基金、FOF基金全年亏损额度分别为5787.36亿元、352.88亿元、170.67亿元。
从公司角度而言,共有62家基金管理人在2023年为持有人实现正收益,盈利超过10亿元的共有10家。其中,为持有人赚钱超过20亿元的有三家,分别是建信基金、中加基金、兴业基金,旗下产品的基金利润分别为23.46亿元、22.95亿元、22.29亿元。
记者注意到,上述大部分公司的权益基金规模占比并不大。而在四季度的回暖行情中,权益类产品的基金利润大幅提升,部分中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利润涨幅一度领先。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天弘基金的四季度基金利润均超过60亿元,而上述公司的基金资产净值均在5000亿元以上。
主动权益基金利润首尾相差200亿元
记者基于Wind数据整理发现,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在数以万计(10530只)的基金产品中(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年内基金利润为正的基金产品只有3089只,占比不足三成;在全年利润超过10亿元的68只基金产品中,货币型基金有64只,占据绝对优势。
其中,天弘余额宝一骑绝尘,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盈利37.55亿元、34.08亿元、27.48亿元、25.25亿元、年内合计124.37亿元。这也是唯一一只年内盈利在50亿元以上的基金产品。
在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方面,受2023年股市震荡影响,仅有不足5%的基金产品实现盈利,基金利润超过2亿元的产品有13只,且均是混合型基金。
具体而言,朱红裕管理的招商核心竞争力A是2023年为持有人赚钱最多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年内合计盈利11.67亿元,这也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唯一一只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产品。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4月,彼时恰逢A股筑底反弹之时。
此外,在基金利润超过2亿元的基金产品中,林英睿和周海栋管理的产品数量最多,各有3只。前者管理的广发睿毅领先A、广发价值领先A、广发多策略年内分别盈利6.35亿元、5.49亿元、2.39亿元,合计达14.23亿元;后者的华商甄选回报A、华商新趋势优选、华商优势行业也分别实现了4.28亿元、4.26亿元、2.17亿元的盈利额。
在盈利的另一端,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