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基金自购频现,抄底的机会来了吗?

2023-07-15 08:06:09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基金自购频现,抄底的机会来了吗?

近期大盘指数维持震荡整固。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日(7月14日)收盘,两个月以来沪指跌1.06%,报3237.7点;深成指涨0.68%,报11080.32点;创业板指跌1.26%,报2224.1点。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大手笔自购频现。7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将花费5000万元人民币购买自家产品。日前,“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也宣布斥资3000万元人民币自购旗下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年内已有113家公募机构合计净申购126.82亿元。

“基金‘自购潮’来了,这是否意味着抄底信号?”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留言。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自购通常可以被认为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释放的积极信号,但投资者仍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随基金自购行为,建议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做出投资决策。

交银施罗德自购5000万元

市场震荡下行,头部公募正在用“真金白银”彰显信心。

7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在公告之日起10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5000万元认购旗下交银施罗德启嘉混合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据了解,该基金于7月10日启动募集,认购截止日为7月28日,是一只还在发行期的新基金。而为了彰显对产品的认可,拟任基金经理黄鼎也在7月10日宣布自购100万元。

宣布购买自家产品的基金公司不只交银施罗德一家。

7月6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融通基金已使用固有资金900万元,认购旗下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同时,公司董事长与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认购前述基金296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1年。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频率明显提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年内已有113家公募机构合计净申购126.82亿元。从自购基金类型来看,大多为股票型、混合型等权益类基金。其中,摩根时代睿选以超5800万元的自购金额位列年内自购金额最高的权益类基金,英大碳中和排名第二,自购金额近5000万元。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基金公司积极自购可以使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一种长效约束机制。既可以通过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促使管理人或基金经理对产品运营管理更加投入,也展示了管理人与投资者共进退的立场,有利于维护公司品牌。同时,基金公司积极自购也代表对产品、投资能力以及未来市场行情更有信心。

前有公募基金积极自购,万亿资管巨头也出手了。

日前,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于近日运用自有资金合计3000万元投资旗下偏股混合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第一家大举自购旗下权益类存续产品的券商资管机构。对于此次斥资3000万元自购,中信证券资管权益投资总监、中信证券卓越成长集合计划投资经理魏来公开表示,对后续市场比较乐观。“站在当下估值较低的位置,希望大家对市场多一些信心。”

“积极信号”VS“抄底信号”

事实上,今年新发行基金份额有所减少。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成立609只新基金,发行总份额5386.30亿份,若按照每半年统计来算,该数据是近四年以来新低。此外,今年上半年平均发行份额8.68亿份,也是基金发行史上最低水平。

根据今年基金自购的对象来看,大部分基金公司购买了旗下新发行的产品,而较少选择老基金。对于该现象,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从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目前处于市场相对冷清的时刻,许多基金公司面临新发产品较为困难的情况。基金公司此刻选择通过自购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可以促进新基金的顺利发行。

“新基金发行时通常会有较高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基金公司自购可以增加该基金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其次,新基金通常会有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和机会,基金公司自购可以鼓励投资者买入,便于基金经理在市场低位的时候布局和建仓,从而获得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