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智能定投技巧 如何基金定投
基金智能定投技巧
1、首先我对基金定投这项投资是非常看好的。每月积累,复利投资,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收益是相当可观的。但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年轻的投资者,在我看来,定投最大的魅力在于强制积累。其次才是复利增长。没有积累一切投资都是空谈,而对于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积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很困难了。月光少爷和月光公主们总能在工资还没有发下来的时候就给它们找到了稳定的归宿。
2、有人说定投中最重要的是坚持,我同意他的重要性。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握定投最后赎回的时机,因为它能让你的收益天壤之别。举例同样是在90年底股市刚刚开始的时候做指数化定投(假设那时候有该项业务)。每个月1000元。持有到2005年全部赎回,一共投资1000*12*15=18万,一共能赎回大约2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5.55%;而持有到2007年底全部赎回,一共投资1000*12*17=20.4万,一共能赎回大约14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18.46%,差异大小一目了然。
3、现在定投主要都是推荐指数型基金,指数基金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费用低廉、具有代表性、适合作为长期标的等。但是在指数基金中,还有很多的细分,我更推荐中小盘的指数基金。从很多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小盘股指数长期的收益率要远高于大盘指数。更为重要的是,中小盘指数的波动性也要比大盘指数大很多。因为波动性越大,长期收益越好。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定投两只基金,金额一样,前三个月第一只分别为1.元,0.8元,1.2元;第二只分别为1元,0.5元,1.5元。当第四个月两只基金都是一样价格的时候,第二只的收益一定比第一只好,很简单的数学原理,不信可以自己算算。
4、 建议基金定投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对于历史业绩差不多的几只基金品种,要重视基金费率方面的差别,如是否有后端收费,管理费和托管费是多少(指数基金尤为重要)。有人觉得每个月几元钱的手续费不算什么。但是你不要简单地用几块钱去衡量,以前端收费为例,你损失的是1.5%,最终的总收益就会少掉1.5%,数字大了是很吓人的,还拿上面的那个举例,1990年到2007年底的定投,如果你用前端收费,就会减少掉2万元左右的收入。当然,这个前提是备选基金的业绩相似,对于明显绩优的基金,费率是可以放在次要位置考虑的。
5、有很多人,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说不确定开支较多,定投坚持不住,我给大家一个比较实用的好方法。假设你做每月1000元的定投,你可以额外在你定投账户中多买3000-5000元的货币基金,当遇到你手头紧或经济困难时期可以拿这部分钱先垫付,有多余的了再补回去,好像一个蓄水池功能,尤其是在刚开始做定投的时候,这个方法十分的好用。
6、大定投套小定投。所谓小定投,可以理解为额外的一份定投,就是在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短期出现低点的时候进行额外的买入,这个低点可以自己设定,比如连续下跌20%以上,或是大盘指数跌至500天均线以下。进行3-5倍月投资的买入,这样下来最后的收益要比普通定投更上一层楼。
如何基金定投
定期定额投资属于中长期的投资方式,它运用长期平均法降低成本和长期投资时间复利效果,分散了股市多空、基金净值起伏的短期风险。选择波动较大的基金有较多机会在净值下跌的阶段累积较多低成本的份额,从而很好地摊低长期的平均投资成本。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市场向上时就可以很快获利。只要能坚守长期投资原则,波动幅度较大的基金更能获较高收益,而且风险较高的基金长期回报率一般胜过风险较低的基金。所以,如果想中长期投资持有股票基金是不错的选择。绩效平稳的基金波动小,不容易遇到买在低点,且相对平均成本就较高,获利也相对有限。
定投基金怎么买好
做基金定投,选择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比较好。因为这两种基金波动较大,相对收益高,若能坚持长期投资,就可以达到降低风险,平稳提高收益的目的。推荐两只收益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华商盛世成长(去年的明星基金,去年一年收益近40%)、华夏优势增长,也在去年基金排名具前。可重点关注。
如何基金定投?
首先,你需要携带你自己的有效证件,到银行柜台办理基金开户手续,然后,提交你想要定投(或申购)的基金名称、投资期限、投资金额、分红方式、约定扣款日期等相关信息,正常交易日T 3日定投合约确认后就OK了。
基金定投怎么购买?
基金定投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到证券公司开立股票账户,既可以买股票,基金和债券,二是到银行去买。现在银行一般都有网上银行,以前在银行买基金基本上是在柜台办理,现在很多都可以在网上银行办理了。很少的一种渠道是在基金公司的网站上购买。前两种方式都需要准备身份证和银行卡,第三种方法没有用过,不清楚怎么操作。还有现在一般都到网上申购,不要认购,申购费用在网上操作基本上都是4折,就是千分之六左右。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