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黄金>正文

周六福摊上事儿了!“一口价”黄金屡屡被曝黑幕 一口价的黄金与克数黄金一样吗

2023-07-20 02:58:05 互联网 未知 黄金

周六福摊上事儿了!“一口价”黄金屡屡被曝黑幕

周六福摊上事儿了!这次被新浪财经点名曝光。

据新浪财经报道,周六福珠宝自称“香港知名品牌”,事实上,周六福在2016年以前就没在香港开过一家店,只不过是创始人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公司。

新浪财经公众号截图

周六福的主要收入不是靠自己设计、生产产品,然后销售获得的,而是来自于加盟费。这看起来都不像一个“正常的制造企业”,更像是靠卖自己的品牌来赚钱。

据周六福此前公布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周六福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加盟模式。2017年-2023年年,其加盟模式收入分别为8.07亿元、13.23亿元、17.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45%、82.18%、82.00%。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加盟店3425家、而自营店仅28家。

周六福珠宝店

而在产品端,公司也很少自己制造商品,从招股书还能发现,公司的商品中有9成来自委外加工(代工)。

周六福公开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委外加工的成本分别为4.74亿元、7.95亿元、12.14亿和4.59亿,分别占其总加工成本的76.77%、88.51%、92.87%和96.64%。

除了这些,周六福因侵犯他人美术作品复制权、发行权以及著作权等,屡次成为被告对簿公堂。

从这些公开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周六福无论是产品、设计、制造、管理上,都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这样的原因,从2023年开始,周六福多次提交IPO申请,均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周六福攀亲戚、侵犯著作权等是引起网友对其不良印象的开端,那么,周六福的“一口价黄金套路”就是引起舆论声讨的导火索。

在知乎上,电商报发布了一篇题为《“山寨大王”周六福:一年狂赚4个亿?》的文章,结果引发网友纷纷吐槽。

有网友评论称,“周六福线下几千,线上找主播带货,一条项链一百多,还美其名曰万足金”,还质疑周六福店铺上千家,难保不会卖假货。

更有网友说自己买的镯子掉色了,投诉无门。有的网友说,“买回来几千变几百。”

而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上,搜索“周六福”查看相关投诉,发现投诉量达到237条,其中大部分的投诉都是因“一口价黄金”而起。

黑猫投诉截图

有匿名用户发帖称,“今天下午去了赣州周六福珠宝店第1次买金子,并没有了解其他的东西之后,他们向我推荐了一口价的黄金给我,打了85折之后2000元得到,开始上面并没有标示克重,过后我扫描单子上的二维码才发现这个东西的克重只有两克多,就相当于一克1000多块钱,明显属于欺诈消费”。

这里提到的“一口价黄金”,其实是指按件销售的黄金产品的名称。跟“一口价黄金”对应的说法叫“克重黄金”,是按照黄金克重来销售的黄金。据“金玖银玖”视频号的介绍,“一口价黄金”在造型、工艺等相对可重金更有优势,所以价格相比“克重金”要高不少。

但是“一口价黄金”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是这类黄金溢价过高,另一方面是,这类黄金采用硬金工艺,一旦磨损很难修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追求造型美观,有不少消费者都更青睐于“克重黄金”。

网上之所以出现有不少投诉,主要是因为金店工作人员故意收走“价签”,隐瞒黄金克重,诱导消费者购买“一口价黄金”。

小玖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您希望能买到更划算的黄金,尽量还是选“克重金”为宜,如果希望造型优美,可以选择“一口价黄金”。不论是“克重金”,还是“一口价黄金”,店家在销售的时候,应该明确告知客户,让客户自行选择购买,而不应有所隐瞒。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