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专家,使用缠论分析走势,如果我以30分钟级别为准,我应该是从当前时间的多久之前看这个走势呢?
我们总是说要顺着趋势做,但是有时候总是迷失在大小的买卖点中,总是将小级别的买卖点当做趋势来做。
在缠论中,我们对趋势怎么看?缠论是从分型到笔,笔构成线段,三个线段重叠成为中枢,两个同级别同向不相交的中枢就构成了趋势,这是缠论从一个基本级别推出的趋势,那么这里面就包含了三个级别:本级别,大级别,更大的一个级别。可见从缠论的级别来说,趋势是要从1分钟到5分钟,到30分钟才能确定是什么趋势的。那么如果我们要操作的是1分钟的图,就要看30分钟到底是什么方向。30分钟图上的一笔,就是1分钟级别的趋势了。30分钟图上可见的买卖点,就是我们在操作1分钟级别的买卖点时不能违反的方向。
永远记住一点,大级别管着小级别,大级别出买点了,就不要纠结于小级别的顶背驰或卖点,要在小级别寻找买点入场。大级别出卖点了,就不要纠结于小级别的底背驰和买点,永远是找小级别的卖点进入。我们不要做趋势的反向,永远跟随着趋势走。
所以,看方向,不能只盯着一个级别的图看,要看远一点,做中长线的,一定要看月线、周线。做短线的,一定要看日线和周线。做超短线的,一定要看60分和15分。做日内的波段,同样也要看15分和5分。只有做日内高频或炒单的,因为操作手法不同,看的东西会不同点。
不用我多说,学习缠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句话:买点买,卖点卖。所谓知行合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件事。
所谓买点买,买点都是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没有任何股票值得追涨去买,一旦错过了最好的买点就要耐心等待下一个买点。比如你准备介入的买点是一个30分钟二买,那么这个买点的范围在30分钟向下一笔完成的底分型的第二根K线和第三根K线,甚至通过5分钟中枢底背离可以找到第一根K线,除此之外再没有买点可以介入,如果错过了就要等待30分钟底分型停顿也就是5分钟二买介入,最常见的就是等待30分钟二买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合适的位置,比如你在第四根30分钟K线追进去,那么这个时候出现了回调,即使是5分钟级别的,也会使你变的被动。
30分钟二买 卖点卖。没有任何一支股票是一定急在下跌过程中出场的。道理和上面的是一个道理,比如30分钟二卖卖出,原则上是通过5分钟中枢顶背离卖出,也就是5分钟一卖,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个点位,那就耐心等待5分钟二卖出场,也可以用30分钟顶分型确认时卖出。
二、买卖点是有操作级别的
这个问题不止在缠论中提到并深刻讨论过,对于任何技术操作的人来说,这都是一定要弄清楚的问题。多数人是以日线为操作级别,比如通过均线金叉、死叉以及突破进行操作,还有人以60分钟和30分钟为操作级别,当然也有人以周线为操作级别,但是实属少数。小侠是以30分钟为主操作级别,以5分钟中枢背离抓30分钟一笔或一段的利润是目前主要操作手法。前面也提高过,更为成熟的操作手法是以30分钟中枢为操作级别。
还是以30分钟为主操作级别为例,30分钟买入前,首先关注日线级别走势,原则上要在日线出现买点其趋势向上的前提下进行操作。比如日线出现二买后,开始其向上的一笔或一段,那么这一段中的30分钟级别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因为至少保证了30分钟的操作是顺势而为,是在上涨中操作的。如果日线是向下的,比如5日、20日、60日均线形成死亡谷后进入空头排列,那么这时候的30分钟原则上也不能进行操作。5分钟级别的重要作用是判断30分钟一笔或一段的结束,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5分钟二买、二卖来弥补错过第一买卖点的错误。
三、节奏比精确度重要
节奏也就是大级别的趋势判断和主操作级别的买卖点节奏把控,比如日线趋势向上,判断30分钟出现二买,然后在30分钟底分型出现后买入,结果跌破底分型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大的节奏是没有问题的,其次抓30分钟二买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精准度,但是大方面没有错,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在5分钟二卖出场再次等待30分钟底分型的确认,或者30分钟底分型破坏时止损出场,等待30分钟底分型再次确认进场。买入后再次错误则止损出场,冷静处理。切不可变成追涨杀跌,比如30分钟二买买入后底分型破坏,没有及时止损,而出现下跌在下跌途中止损出场,比如常见的跌破支撑位出场,变成买点成卖点的节奏(这里不是说支撑位止损错误,买卖思路不同而已)。
如果你在交易中连续操作两次错误,就应该停止交易,从大级别、主操作级别和次级别三个级别分析当前的判断是否正确。耐心等待主操作级别的下一个买点介入。
上面主要是讲解了如何利用30分钟来进行进程参与交易,其实如果你把缠论学习的够透彻对仓位管理有足够的认识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去合理安排自己的仓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老哥还是要继续把仓位管理与进场点来一个综合性的实战举例讲解,接着往下看。
接下来主要原阐述了禅师认为最为有效的仓位管理方法:利用大级别买点(至少是周线级别甚至月线级别)一次全仓买入,然后利用小级别(日线或30分钟)买卖点反复做T(老哥我理解的应该是半仓反复做T),当股价翻了一倍时,出场一半仓位,则持股成本变为0。第二步就是利用小级别卖点剩余仓位全部卖出,然后在小级别买点以卖出的资金量全部买入,用于增加持仓股票数量,直到建仓超大级别的卖点出现,则全部清仓出场。
其实缠论原文中提到的这种仓位管理的方式,我并不是很认同。当然原文中提出该观点的原因是,在买入之前一定做好严密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等多个维度。分析完成之后,一旦买点出现,介入应该坚决,一次性买入。如果没有一次买入的信心,说明你对自己的分析并不自信,那么就一股都不要买入。这种仓位管理方法过于极端,即使大师也有买错的时候,更何况我们这些散户,也经常出现买入错误止损的现象。我更欣赏利弗莫尔的建仓方式,就是试仓-加仓的操作手法,出现买点后试仓部分进场,在出现盈利确认买点正确后,在回调时再完成加仓。
人生有限,知识无价;金钱有价,思想无界。如果有一根琴弦触碰到你的思想灵魂,记得关注分享和点赞,因为那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和写作的动力源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