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价值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区别 《漫步华尔街》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其中对于各种主要投资方式进行了集中的剖析,特别是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在其中,基本面分析... 期货技术和基本面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雪球App,作者: 先天风,(https://xueqiu.com/2817192593/149365551)
《漫步华尔街》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其中对于各种主要投资方式进行了集中的剖析,特别是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在其中,基本面分析被同样认为是危险的一件事,在书中的结论来看并不比技术分析靠谱。那么是否因此需要对价值投资心生疑惑呢?答案很简单:否。
在本书中,对于基本面分析之所以难以凑效,作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1,太多人喜欢根据既往的业绩水平来推测未来的增长延续性,而实际上这是不可信的。
2,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复杂的模型去推算企业精确的业绩情况,对财务进行预测。
3,任何根据基本面的利好利空消息来借以指导股票买卖的行为,都是危险和难以实现的。
4,不管用什么基本面的分析方式,来推测预测股价的短期走势都是徒劳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4点正与价值投资的观点不谋而合。第一点正说明,企业的未来不取决于企业的过去业绩,而只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壁垒对未来有多大帮助;第二点正是所有券商报告最喜欢做的,每个季度,每个年度甚至未来3年的业绩预测,时常错的离谱,却乐此不疲。所谓“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正是此意;第三点与第四点都只指一个事实,少用股票的短期走势与所谓的基本面或者企业内在价值扯上关系。
这里也有一个人们普遍的误区,将“基本面分析”等同于“价值投资”。实际上,基本面分析只是价值投资体系中的一个很小的侧面。我认为价值投资是最为系统全面的一个投资和哲学体系,因为其是包含了企业内在价值识别(基本面分析及安全边际)、趋势运用(偏离内在价值过低OR过高带来的买入卖出机会)和行为金融学(恐惧和贪婪的运用)的集大成者。
即使作为各种投资方法的怀疑者,《漫步华尔街》的作者依然承认以下的4个事实:
1,一只股票的股利增长率和盈利增长率越高,理性投资者(作者是有效市场轮的赞成者,因此这里理性投资者可以理解为市场本身)愿为其支付的价格越高;且增长的持续时间越长,理性投资者愿为其支付的价格也越高。
2,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家公司支付的股利占其盈利的比例越高,理性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3,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家公司股票风险越低,理性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4,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市场利率越低,理性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而以上几点,特别是前3点又与价值投资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可以说,本书对于基本面分析的批评,不但不是对价值投资的驳斥,反而提出了与经典价值投资异曲同工的观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生动的说明价值投资、危险的基本面分析(特别是试图精确化预测企业业绩)的差别。比如,在同样是预测哪个学生将能考试出优异的成绩(相当于股票回报)这个问题,2者的角度截然不同:
价值投资的分析思路是:如果天生聪明,后天又勤奋,有好的学习方法,有积极学习的动力,过往的记录部分的证明了上述的特点,那么推测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其考出好成绩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具体是靠多少分是不去管的,只要是优秀就好。
危险的基本面分析的思路则是:试图通过以往考试的分数,精确的推测这个学生的考分会是356还是348还是多少,甚至更过分的是预测语文,数学,英语。。。每门功课的考分会是多少,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从比较优势来看,技术分析也不值得趋之若鹜】
我从不否认,运用技术分析是可以赚钱的,也是有根据的(因为至少在短期应用上,其符合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结论,有着市场自强化的短期趋势延续性特征)。但赚钱本身并不说明问题,只有这种赚钱模式远远超过其它方式才堪称有效。---在《漫步华尔街》里,这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但无论是过去的2009年,还是过去的10年时间,还是大洋彼岸证券市场过去50年以上的经验,技术投资者们获得了远超过价值投资者们的收益吗?这个问题,我想没有绝度可信的统计,但是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恰恰是相反的。即使2者是完全一样的收益,技术分析者们也很不合算:想想看,在过去那么多年的时间里,技术分析者们不得不锁定在计算机前,每日跌宕与波动之中,而价值投资者们在逛街,旅游,看电影,享受生活。。。
假设是5年后同样的结果,请问,你愿意过怎样的日子?
【第五,技术分析的表象往往是高效率的,但是内核却往往是低效率的】
表象上来看,技术分析爱好者经常今天抓一个5%,明天抓一个涨停,赚的不亦乐乎。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越是乐衷于此的朋友,往往越是财富基数较低,且一个持续几年的周期轮回后其增长居然是也是很慢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复利与他们无缘。
每个技术分析者自己也清楚,依靠在技术分析规律上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能达到70%的概率已经算是极其出色(香港股神曹仁超最推崇的一个长期趋势指标,其自己也承认有效性也不过65%不到。短期指标就更不用提了)。因此,在捕捉每一个机会的时候,都不得不留有余地。好了,本金是20万,这个股打个5万,那个股搞个3万,再来一个搞个4万,捕捉的最出色的那个虽然涨幅高,但是基数低,再抵消掉捕捉失败的仓位,总体资金的利用率是多少呢?
那么如果不分仓,全进全出,严格止损的方式是否可以兼顾了复利呢?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是极其困难的。
第一,因为这种方式下严格止损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很可能前面赢100次而死于1次的严重判断失误(事实上历史上最著名的技术分析大师就曾因为这个原因倾家荡产乃至自杀)。而止损线的划定本身也对人性的考验极大,止损线太小往往出现止损就上涨,打击信心并进而动摇操作的心态。止损线太宽,则又容易越陷越深,悔之晚矣。
第二,由于就算再好的技术分析的成功率也不过是7成,火候稍微差些的低于扔硬币的5成也并不奇怪,基于这样的不确定性下来的全仓出击,即使有很好很严格的止损纪律,也容易出现几次失误把前面成绩抹平的情况。10万累积到20万需要翻倍,而20万跌回10万只需要输一半就OK了。从概率而言,这大大的不利于技术分析者的财富积累。
相反,价值投资者由于立足于确定性+安全性之上,往往常年满仓(除非出现过渡泡沫,或者目标基本面变坏)。看似进二退一,波澜不惊,甚至慢慢悠悠。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复利+分红累积后的再复利,其结果反而是资金效率的极大利用化。当然,这种方式也并非十拿九稳,例如百年金融危机里的几个大银行,被几天打回原形,几十年的资金积累可能毁于一旦。但这一方面其实更让我们理解了老巴的一些忠告(比如什么样的企业和行业才具备安全长期持有的基础),另一方面比较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要远远小于技术分析的判断失误。再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来极大的降低类似的风险。
【最后,说说我的结论】:
别误会,我无意去全面推翻技术分析的意义或者斥之为某种巫术---那是学者的事情,我只考虑与我的财富直接相关的问题,考虑风险机会比以及什么更适合自己的问题。
但是毫无疑问我认为将技术分析作为财富积累的基石、哪怕是主要的手段,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其绝非像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神奇,甚至远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这既是我个人从思辨的角度推敲出的结论,也是过去实战得失反思总结后的感悟。
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论坛上的虾米兄堪称技术投资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几年也赚了高达8倍以上。但是他的无风险套利+永动机型的分时线T+0操作却根本在大多数人看来叫好不叫座---因为实在是对人性自我控制力的要求极高(想想看面对09年的大涨居然可以股票空仓,谁能做的到?)。虽然同样是技术投资,但是第一很不过瘾每天的盈利非常的渺小,第二非常的不刺激从来没有收获过1个涨停,第三与所有的市场热点无缘,第四对技术精准度的判断要求又很高,这些恰恰都是非常反人性的,特别是反新手的人性的,但我想这可能恰恰解释了虾米兄可以长期稳健赚钱的要点所在(虽然这个方法很不适合我)。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认为走哪条路都无所谓的,也肯定不存在适合每个人的方法。所谓投资即性格,性格即命运,有些东西不是道理可以解释的。但起码,选择前要事先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和辩证的思考,觉得自己是真正懂了,知道了走这条路的必然“得失”是什么,那才OK,是吧?
最后说一句,我认为把技术分析、波段操作与趋势投资看做同一个东西,是错误的。价值与趋势并不矛盾,甚至可以成为一体。但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波段操作却存在本质上的巨大冲突,此间差异思考,有空再谈。
价值投资的“基础,重点和核心”
价值投资的书看了不少,名人论述也很多,发现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谈都有一定的道理,又似乎总有一些分歧。
后来又思考了一阵后,感觉所有的分歧其实都建立在了3个主要的共性要素下,只不过不同的人侧重的东西不同而已。所谓的价值投资,无论你如何去详细定义它或者突出其中那一面的重要性,但其“基础,重点和核心”基本是不变的。
【第一,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识别是基础】
我们说价值投资不是死拿着不放,也不一定是长期投资,还不一定是投资伟大的企业,等等。那么有什么是不变的?有,不变的,就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识别。没有这点为投资的基础,你可以说他是任何投资,但肯定不是价值投资。
很简单,无论你是只做“丑到极致便是美”的价值股,还是只做“可能成为伟大企业”的成长股,或者是等着某些特定高确定性机会(比如ST重组或者其它)的投资,你一定对这个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化的(但未必一定是复杂的)认知为基础。
这是价值投资之所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所谓的内在价值在不同的投资对象上其内涵表现差异很大。根据企业类别的不同,也许有些企业的内在价值非常接近其账面价值,有些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不取决于当前的账面资产而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