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202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不容乐观是真的吗?经济下滑,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外汇加保险不亏损是真的吗吗知乎文章在线

2023-08-18 14:38:1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202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不容乐观是真的吗?经济下滑,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回乡小记

我这次回乡下,见了两位发小,曾经都是“小老板”的他们,都“赋闲”在家,一个闲了将近四年(阿伟),一个闲了一年多(阿军)。

多年未见,此次见面我们一对一聊了很多,聊的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而且,颇有意思的是,阿伟跟我聊到的,阿军也都一一提到,我决定将其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阿军很多年前在深圳西丽开电器维修店,我零八年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就寄居在他的店里。他的店面很小,除他之外仅一个“帮工”,好在那时候他的业务还不错,忙的时候多,不忙的时候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流水还是挺不错的。大约十年前,阿军卖了店子回了老家,跟随其兄跑业务(联通基站建设相关业务),后来又跟了另一个老板,一直到去年上半年自己出来做,不料市场行情不好,到现在都没接到几张单。他个人觉得比较庆幸的是“及时”从深圳回来,在回来之前,他的家电维修业务已经十分难做,用他的话说就是,“大家一算账,修修补补还不如买个新的”。确切地讲,他的行当已经被时代所淘汰。阿伟在武汉待了很多年,做刷卡机销售,业务大的时候一个月轻轻松松收入好几个W,遗憾的是,他所在的行业恶性竞争越来越大,再加上互联网支付的迅猛发展,他还有什么生意可做?“我应该主做软件的!”阿伟跟我说。我心想,做软件谈何容易,技术及资金投入都不小,同样面临血腥的竞争。

阿军阿伟都很早去到核心城市,为人好,脑子活,能吃苦,都搞了几年的“好钱”,这一点比同等学历及家庭背景的人要强很多。他们共同的遗憾是没有在大城市房价涨上来之前买房。阿军在深圳的时候,南山房价才几千块,阿伟在武汉的时候,也不缺买低价房的机会,可惜,他们都没有出手,两人对此的“解释”颇为相似:主要还是眼界不够,其次,当时手上确实是没有多少现金。“要是知道房价能涨成这个鬼样子,哪怕凑钱也要搞个首付啊!”阿军苦笑着说。两人一前一后回我们老家之后,都在市里买了房,面积都挺大,而且都是泡沫还没起来的时候下的手,要不现在必定苦不堪言。“就我们这小地方,城里的房子炒到跟长沙一个价,这不是搞笑吗?!”阿伟说。疫情以来,我们市的房价跌跌不休,交易量几近冰冻,有天晚上打车从城里回乡下,出租车司机跟我讲:看着吧,有不少人要跳楼的!

问及家乡招商引资的情况,阿军阿伟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市里的现实情况是:叫得上名字的企业不过三五家,规模最大的不过千人。“很多都经营困难,严重亏损。”阿军补充道。

蓝思科技的周老板(周群飞)是我们那儿人,据说回来谈过在工业园建厂,不知道怎么就谈崩了。“要是她过来,几万人的就业就解决了。”阿伟无比疼惜地念叨了好几遍。

很多长辈都说我们市的投资环境很差,“老板们”还没过来就想着怎么宰他们一刀,这下刀子的人,黑白两道的都有。形成这个局面的根源在于地方腐败,官员们视当官如做生意,“好处”不到位,宁可什么都不做。地方财政赤字越滚越大,教师的工资都快发不出,然而,政府新修的大楼,一栋栋依然气派得很。普通老百姓都清楚一个地方没有像样的企业,人才一定外流,经济一定发展不起来,但是,这些事情,他们只能私下议论议论,他们对这个城市已经彻底死了心。

“去他娘的,只要退休金不受影响就行。”有人这么讲。我心想,退休金这事可真不好说。

至于广大农村人口,老的等死,少的出去打工,中间的,要么种点地,要么在附近打打零工。不论种地还是打零工,都是在极艰苦地维持生活,尤其是种地,在经济上完全就是亏的,收来的一点粮食,除了自己吃,也就养养鸡鸭。这可谓是一种心理寄托。

近五年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不少,大多都不像阿军、阿伟那样还有点“老本”可吃。我不知道这些尚有力气又有志向干活的人,他们每天如何过日子,“啃老”恐怕是无可避免的了。村里的几条老光棍(四十来岁),工作极不稳定,收入都在往下走,将来讨老婆一定会很困难。现在的女孩子,一开口就要房子、要车子,还要礼金,没有这些,一切免谈!乡间因娶媳妇而负债者,比比皆是。

我问阿伟是不是可以在市里搞点什么生意做,他当即否定了我的建议。“得有人带,亏钱可比赚钱快得多!”这一点,我十分赞同。他期盼能见着一个大老板,带他入行以降低风险。阿军的看法也类似:生意不好搞,不如什么都不搞。什么都不搞,天天在家玩,一年也就几万块的花费。他们都是做过生意的人,在村里后生仔当中曾经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却变得十分保守,甚至有一点消极。我打心底理解他们。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之主,花大钱的决策马虎不得,万一破产,一家人的生计可就完了。

早些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大家在议论,为什么这几年深圳龙岗、坪山、光明的人越来越多。有个人的看法是:经济下行,失业严重,大家积蓄殆尽,越来越多人无法承受市区的房租,不得不不断“外移”。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这些年,返乡的,外移至大城市周边的,应是海量。

一线城市、核心城市赚不到钱,县城赚不到钱,农村赚不到钱,那么,哪里可以赚到钱?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人口,他们都在往哪迁移?他们靠什么过日子?

吃饭是中国人最大的信仰,老百姓在一天天接受生存上的极限挑战,积蓄的情绪,像极了这大热天的空气。这场漫长而看不到头的经济危机,将人们的热情与信心磨得差不多了,无数的破产家庭,或要耗费几代人的努力,生活水平才能回到遥远的过去……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