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涨知识“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2023-07-17 09:15:1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涨知识“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公元前6世纪前后绘制的《巴比伦世界地图》将巴比伦置于世界的中心。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地图制作者都对自己的所在地有着同样的偏爱。

今天,美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仍倾向于将美国放在地图的中心;日本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倾向于将日本放在地图的中心;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也倾向于将中国放在地图的中心;一些澳大利亚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甚至使南半球位于上方。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因此,联合国在设计会徽时试图避免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设计出了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会徽。

世界中心不同的地图,建构了不同的世界空间,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

耶路撒冷——隐喻的世界中心

耶路撒冷——隐喻的世界中心

在地理空间上,耶路撒冷连接了亚非欧三大洲,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交汇;在宗教层面,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将其视为世界的中心。

犹太智慧书《为圣篇》中记载道:“以色列地是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中心;圣殿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至圣之所是圣殿的中心;神圣约柜是至圣之所的中心;而奠定这个世界的基石就矗立在神圣约柜的前方。”

1581年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

1581 年,德国新教牧师、神学家和制图家海因里希·宾廷发表了新作Itinerarium Sacraeurae(《通过圣经旅行》)。在该书中,有一幅三叶草状的世界地图,俗称“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该图现藏于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这是一幅隐喻世界地图,以三叶草的形式描绘世界。在地图上,耶路撒冷城位于地图的中央,耶路撒冷城外竖着三个十字架之处是各各他山,基督耶稣正是在此受难。

耶路撒冷周围环绕着亚非欧三大洲,三大洲分别位于三叶草的三个叶瓣上,亚洲和欧洲位于耶路撒冷的右方和左方,非洲位于耶路撒冷的下方。

三大洲外围是海洋,海洋上画着帆船和海怪等。在宾廷的时代,美洲已为欧洲人所了解,所以地图的左下角画出了美洲的一部分,并在“AMERICA”(美洲)之下注出“Die NeueWelt”(新大陆)。

到16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已开展了近一个世纪,欧洲人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已大大提升。

所以,在地理知识层面,宾廷并不是真的认为世界就是三叶草的样子,世界的中心就在耶路撒冷。只是作为神学家的宾廷,要在他的Itinerarium Sacrae urae书中传达基督教的教义。

这本书要指导教徒阅读《圣经》,因此书中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就呈现了基督教的世界观——圣城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三叶草状的大陆象征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念。

很明显,宾廷在绘制这幅世界地图时,故意忽略世界地理的真实,为基督徒建构了“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的观念,这是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耶稣是被钉死在耶路撒冷,又在此地复活,并被预言将在末日来临时重返耶路撒冷。对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是圣城,是上帝与人相会的地方,因而也就是他们心中的世界中心。

马赛克版《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

《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的影响很大,无论对于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它构建和展示了一种不同的世界空间及其观念。

在今天耶路撒冷的Safra广场附近,有一幅马赛克版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它是由著名的陶瓷艺术家ArmanDarian创作的。

在这样的一个公共场合,这幅新的马赛克版《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既是艺术创作的产物,也是对人们的一个提醒——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

英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英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帝国联邦:1886年世界地图上的大英帝国》

小图为1944年美国纽约Global Press公司出版的Atlas of Global Geography介绍英联邦的一页,此页的世界地图仍将英国本土置于世界的中心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国家,开始不断地扩张海外殖民地。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期,世界各地都有其领土,因此也被称作“日不落帝国”。

1886年7月24日,伦敦的插画新闻周报Graphic在副刊上刊发了一幅地图——《帝国联邦:1886年世界地图上的大英帝国》。Graphic是一份主要针对伦敦市民的报纸,旨在宣传大英帝国的成就和伟大。

这是一幅采用墨卡托投影的世界地图,地图上的中心是英国本土,并以穿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地图上使用红色区块来标示出1886年大英帝国本土及其世界范围内的领土和殖民地,并在相关殖民地旁用统计图表展示出殖民地的面积、人口与资源等信息。

亚欧大陆上有一幅附图,其表示的是1786年英国领土及其殖民地的范围。主图和附图对比,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大英帝国的领土扩张情况。

大英帝国是通过先进的航海技术与武力建立起海上霸权的,从而为商业扩张铺平道路。要控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领土和殖民地,就需要有连续且安全的航海路线。海上航线对于维系大英帝国的运作十分重要,它维持了大英帝国的统治秩序。

所以这幅地图上清楚地标出当时的主要航路与港口,可以说此图就是一幅航海地图,这也是这幅地图选择墨卡托投影的原因。

此图也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其作者是当时英国著名的书籍插画家Walter Crane 地图的图框饰以大英帝国的子民形象和动植物,底部中央坐于地球仪上的女王代表了维多利亚女王,两侧的大英帝国子民都朝向她。图框的装饰呈现了大英帝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景象。

《帝国联邦:1886年世界地图上的大英帝国》一图的发表,正值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的前一年,其时是大英帝国的繁盛期。就像船舰和枪炮一样,地图也是帝国主义的武器。

此图向英国民众传递了帝国的广大、成就与荣耀等信息,凸显了大英帝国在世界的地位,将英国本土置于世界地图的中央是对英国所占世界地位的强调和突出。

纽约——从第九大道看世界

纽约——从第九大道看世界

1970年的画报地图《纽约》

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为了与其所在的纽约州相区分,被称为“纽约市”(以下简称“纽约”)。纽约是当今最主要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商业和金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全球的金融和政治等。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崛起,纽约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1950年,联合国总部设立于此,更奠定了纽约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1970年,一幅纽约的画报地图问世。这幅地图名为《纽约》,其作者不详,以鸟瞰图的方式呈现了纽约的全貌。

地图的中心是曼哈顿,绘出了曼哈顿的各种建筑,标出地名,帝国大厦高高树立在地图的中央。

曼哈顿岛的外围标出了“新泽西”、“圣弗朗西斯科”、“德克萨斯”、“迈阿密”、“墨西哥湾”等地名。

美国本土之外隔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别表示为苏联、日本、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和爱尔兰。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画报地图一度在美国流行,是一种重要的美国视觉艺术。这些地图旨在表达某种主题,进行宣传,引起读者注意。

在这幅《纽约》画报地图上,其所传达的核心思想是:纽约是世界的中心,美国的其他地方,甚至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不足为道。

1976年3月29日的《纽约客》封面

与《纽约》画报地图相似的,是1976年3月29日《纽约客》上的经典封面地图——《从第九大道看世界》,这是罗马尼亚裔的美国漫画家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的成名作。

整幅地图勾勒得洒脱而粗略,观点鲜明:从纽约曼哈顿繁华的第九大道向远方望去,过了哈德孙河就是美国其他州,那些地方只有些石山和荒凉的平原,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一片空白,过了太平洋是苏联、日本和中国,也无任何可以称道的。

《纽约客》以如此视角,呈现了和《纽约》画报地图相似的观点——纽约是世界的中心,其余无足称道。这种对世界中心的呈现方式,虽然狭隘,但观点鲜明。

地图表达的毕竟是观点,“世界的中心”也是相对的,“世界的中心”在我们想让它在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很明显,世界的中心是建构出来的。

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我中心意识、突出某种观点),建构了世界的中心。

而通过地图建构出来的世界中心,表达了特定的世界观念,这种世界观念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观念和行为。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